标题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探析 |
范文 | 黄定江 摘要: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教材当中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内容也都被蕴藏在言语之中,而学生从语文教材中受到德育的途径也是多元化的。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进行探索分析,以期能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语文素养;全面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引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篇目当中蕴含了很多德育培养的知识和内容,这也是为什么能够在语文阅读当中融入德育教学因素的原因所在。要想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来进行德育教学,语文教师就要注重挖掘语文阅读篇目当中的内涵,从中提取对于学生德育培养的有利因素,并将其放大,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目的。 一、采用学生自主挖掘的教学方法 正常来讲,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总是会引导学生先独立阅读文本,然后再一步步引导学生挖掘某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最后总结出全文的中心思想即可。如果要想让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发挥德育教学的作用,教师也可以尝试调整阅读教学的顺序。就拿《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为例说明,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傲慢的铁罐,因为自己比陶罐更结实而嘲笑陶罐,由于宫殿倒塌,陶罐和铁罐都被掩埋。在陶罐被人们挖出来之后,仍然心系铁罐兄弟,要求人们把铁罐兄弟也挖出来。可是无论人们怎么找,都没有找到铁罐兄弟。因为铁罐兄弟被长时间掩埋,已经完全生锈并腐烂了。学生阅读完这篇文本以后,教师可以先邀请学生来复述这个故事的情节。然后再随机抽取学生,总结自己在这个故事当中所学到的道理。很显然,学生一定会说做人要谦虚、要懂得宽容和忍让他人等。在学生挖掘出这些素材之后,教师在放大这些素材,比如引用《龟兔赛跑》等典故来进一步向学生说明为人骄傲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目的。 二、创设德育教学情境 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要想真正地带动他们的情感发展,就必须要创造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活动。但是通常情况下教师讲课会局限于课堂上,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语文教材中描述的很多情景难以再现,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到课文描述的情景中,并且受到德育的熏陶,教师就可以通过实施有效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统一。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就是多媒体技术是有效的创设德育教学情境的手段,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能够在相对浓郁的课堂氛围当中获得更加真实和深刻的体验。这种形式是通过引进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直观形象的德育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思想情感,达到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良好渗透。 三、于文本留白处切入,培养意志品质 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和中国画一样讲究留白,给读者丰富自由的想象空间,从而使其产生审美的愉悦,同时也为师者提供立德树人的契机。在《关尹子教射》一文中,“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一句就是文本的留白之处。要知道三年背后凝聚着列子多少的努力和汗水呀!面对此处的留白,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去品悟。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三年之中,列子是如何“退而习之”的?学生们兴致勃勃,连班上最怕写作文的学生也思如泉涌,说列子如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如何练臂力、练眼力。当我问他为什么说得这么好时,他说:“我的跆拳道教练就是这么要求我的。只有苦练才能成功。”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用掌声给予他鼓励,同时也传递出同学们内心对这句话的认同。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课文对“父亲”的描写极为细致生动,充分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突出了“父亲”的了不起,但对“儿子”的描写却极少,而这正是文本的留白处。于是我让学生想象一下文中的“儿子”阿曼达在废墟下是怎样度过这漫长的38小时的。同学们积极发言,想象着阿曼达的坚强、乐观和对他人的关爱,从而认识到阿曼达的了不起。言为心声,这样的练习不仅填补了文本的留白处,让他们在想象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陶冶情操,也填補了孩子们意志品质上的空白——优秀的意志品质已经投射到他们心灵的底片上。 四、合作交流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要点,以及学生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德育,引导学生交流沟通,加强合作交流互动,进行知识的探讨,完善其道德认知,发展能力,这样才能够激发出学生心中正确的道德情感,纠正不良的道德行为,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分析时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倾听,补充,不知不觉中就能够引导学生逐渐走进问题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让他们不仅能够学到语文课堂知识,同时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且热烈的讨论也能够促进课堂气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课前与学生进行交流,交流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探讨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以及解决办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比如说要求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朗读课文,探讨文本中的内容。这能够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形成丰富的道德情感。课后师生也要经常沟通,比如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或者道德方面的困惑,教师要耐心地解释,及时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仅能够拉近相互的距离,同时在交流沟通当中学生能够接受道德熏陶,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比如说乐于助人,积极向上,这样的良好思想品德会促进学生的道德水平较快的上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求师生加强交流沟通,使道德教育更加有成效,也使语文教学育人功能更好地发挥。 结语 总之,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融合德育教学思想,那么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具有参与感,让学生自己去挖掘阅读篇目当中所蕴含的德育教学思想。而且还要注重发挥教师本身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去纠正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错误思想观念和不良习惯。 参考文献 [1]朱艳.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9(43). [2]耿俐如.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融入的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2):6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