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中的应用方法探析
范文

    李远文

    摘要: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具有明显的理科特征,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能形成良好地理素养的,且初中地理作为一门贴近生活且服务于生活的学科,其实用性与应用性特征也不容忽视。因此,为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与吸收地理知识,近年来生活化教学理念越来越广泛地被初中地理教师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吸引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方法已跟不上现代教育步伐,教师要善用生活化教学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体现地理学科的独特魅力,使学生在兴趣中探索自然的奥妙,提高地理素养与个人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理念;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初中地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利用生活中的地理常识解读教材内容无疑对学生的知识获取有很大助力。但目前部分教师受中考升学压力影响,一味加快教学进度,忽视了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只单一灌输理论知识,少有课外实践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容易认为地理知识枯燥无味、深奥难懂,失去本学科学习的兴趣。此外,部分学生也没有认识到地理课程的重要性,停留在认为地理学科是“副科”的阶段,不能以积极的态度融入课堂中并与教师产生互动。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得不到回应,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开展,教师个人职业成就感也会明显降低。

    为避免出现上述现象,初中地理教师应改变自身教学观念,以生活化教学作为切入点,在日常教学中逐渐渗透生活化案例,简化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兴趣驱使下进行自然知识的探究,达到有效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归纳总结了在地理课堂中如何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几点策略,具体介绍如下。

    一、使用生活化情景导入课堂教学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不可避免会受到中考的影响,学习任务与学习压力较之前有了较大增长,在课堂学习中也容易感到疲惫。教师可选择在课堂中纳入情景教学方式,一改传统课堂的沉重乏味,令学生感到耳目一新,从而振奋精神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且初中地理理论知识大多是对生活现象思考总结而来的,以生活化的方式切入,能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真正用意,即通过学习地理知识了解生活现象,从而更好地生产生活。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巧妙结合,而非沿用传统教学中死记硬背重难点,课后题海战术巩固所学的方式。

    以笔者自身教学为例,在讲授“气温和降水”一节知识点时,为了引导学生们理解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笔者采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导入课堂知识学习的方法。首先,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形式呈现了小水滴的从高山沿着江河汇入大海,又在白云间俯瞰大地的传奇旅行,由此引出降水的概念。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答课件上的问题,如“大气降水主要有哪些形式?”、“我们最常见到的是哪种形式呢?”“降水的‘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纷纷调动自身知识储备回答以上问题。笔者观察到同学们此时已经进入知识探究的情境中,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便将其引入降水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等知识点的学习中。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了地理知识,也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现象,有助于形成以地理思维解决生活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在日常教学中增添生活化内容

    新课改教育理念指导下,初中地理教师要尽快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可从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出发,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地理知识体系及实践探究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增加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教授,通过分享一些趣味小知识与生活技巧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地理知识解释,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行解释,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知识点时,笔者就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许多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划分原因。首先,笔者鼓励学生回忆自己的旅行经历,并从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两个主要方面向同学们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其余学生听后也要将其与本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对比,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通过讲述与讨论,学生们了解到祖国各地地理差异的显著,由此认识到中国的广袤,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中,笔者带领其自然过度到区域划分的探究活动。

    三、设置生活化的课后实践作业

    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教师可设置生活化的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态度完成作业,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选取自己喜欢的专题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对学生的最终成果进行细致科学的评定,评分以百分比形式计入期末综合成绩中,由此进一步提升学生完成课后实践作业的积极态度。例如,笔者在“中国的水资源”一节教学时,通过讲授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时间分布规律引出水资源分布不均与水资源不足的现实,从而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本节课后,笔者为学生们设置了了解本地水资源状况的课后作业,主要包括水资源污染情况、水库分布、家庭平均用水量以及水价等方面的调查,深化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节水、惜水的环保意识。如此有益于学生巩固课本所学,并加强知识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只是源于对生活与自然现象的观察总结,也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实践。初中地理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理念,通过使用生活化情景导入课堂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增添生活化内容、设置生活化的课后实践作业等方法深化学生意识中地理概念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在兴趣学习中实现地理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范建辉.浅析初中地理趣味性教学的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95):141-142.

    [2]李庆洁.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0(12):70-7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