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走好第一步 |
范文 | 施卡咪 【摘要】每年九月是幼儿新生入园的时候,此时的幼儿园常常是哭声一片,有些孩子在情绪上表现出紧张、不安、恐惧等,有些则会在行为上表现出哭闹、厌食、攻击性行为等,这些都是“分离焦虑”的表现。本研究通过“前置式家园合作,为新生入园打好基础;搭建整体纬度阶梯,为新生构建适应发展的活动”等各种策略;让小班新生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感受在幼儿园里快乐的每一天,真正開启幼儿园生活的第一步。 【关键词】小班新生 前置式 阶梯入园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078-01 一、分析现状,扫描小班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 “分离焦虑”给幼儿入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使家长产生困扰,对教师的工作也加大了难度。如何缓解幼儿入园时的分离焦虑,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密切配合。扫描小班新生入园焦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渡依恋,造成分离焦虑 当孩子第一次较长时间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会感到害怕,没有安全感。因此就会穷心竭力的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依恋对象上。会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担心亲人抛弃自己,总是在不停的问:“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也担心亲人不再喜欢自己,为此哭闹不止,从而产生分离焦虑。 (二)自理较差,造成生活不适 部分新生自理能力欠缺,如:不能独立盥洗、上厕所、进餐、午睡等,使幼儿对进入幼儿园生活感到恐惧,害怕独立的生活。再次,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的薄弱也是导致分离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幼儿在入园时不敢或者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要求,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从而使自己变得孤单、无助。 二、前置式家园合作,快乐渡过适应期 为了帮助小班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小班新生的入学工作其实不应该放在9月份,而是要把时间提前,做好相应的前置工作。我园在对小班新生快乐入园的策略上选择了时间和行动上的前置。 (一)家庭指导,情景初感知 1.模拟幼儿园活动。多数新生除了情绪上的焦虑,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生活环境和作息跟家庭上的脱节。为此,把本应在8月底召开的新生家长会提前到了8月初,家长会中着重介绍了小班幼儿的一日作息,建议家长相应的参考执行。同时也介绍了幼儿园的活动内容,建议家长在相应的时间里模拟幼儿园内的一些活动。如:早晨起床后带孩子出去散步;在固定的时间间隔里提醒孩子上厕所;用大约10-15分钟的时间来让孩子安静地听故事或者画画,中午固定时间午休等。 2.培养行为习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特别是在集体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幼儿园通过向家长传递良好行为习惯的理念,并下发相应的一日生活环节中的一些行为习惯要求,以及帮助培养幼儿习惯的小技巧和方法。如:吃饭之前先洗手、不能大声地喧哗、人多时需要排队……请每一位家长在家协助幼儿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 (二)入园体验,活动初接触 正式入园之前,为了让新生对幼儿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幼儿获得一些关于幼儿园的感性认识:有美丽的活动室、喜爱他们的老师、可以一起玩耍的伙伴,等等。我园从多方面帮助小班新生打造前置式入园体验环节。 1.亲密接触阶段——个性化家访。让老师了解幼儿,幼儿认识老师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家访。我们的新生家访一般都会放在8月中旬,既有利于教师事先认识幼儿,根据幼儿的整体情况去布局整个班级的环境设计,也有利于教师针对幼儿的个别情况,进行个别化的分析对待。为此我们设计了个性化的新生信息采集表(见附件1)。在家访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通过语言交流知道了孩子的情况,与孩子建立初步的感情。同时,老师还带上小标记让幼儿来选择,例如:小老鼠、小企鹅、小猫等。以后来幼儿园,这样的小标记就会张贴在幼儿自己的水杯、毛巾上。这样的前置小细节帮助幼儿梳理了前常规。 2.熟悉校园阶段——小宝宝勇闯关。参观幼儿园的环节我们年年在做,但是基于家长和幼儿在参与过程中的兴趣,今年我们设计了更具趣味性的游戏游园活动。在新生入园的前一星期,我们开展了“小宝宝勇闯关”的活动,(见附件2)本次活动通过闯关的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游戏设施,让幼儿亲身感受幼儿园的环境,初步辨识属于自己的标识。通过闯关游戏,幼儿在轻松又充满挑战的氛围中认识并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这便于消除幼儿刚入园的陌生感。 (三)家园巩固,习惯初养成 孩子入园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入园后也要做好巩固工作。我园从多方面帮助小班新生做好入园巩固工作。 1.允许幼儿“梯度入园”。梯度入园方式比全天入园能更有效地缓解幼儿的焦虑,即入园的第一个月内,请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在园时间上做梯度调整。对特别不适应,排斥上幼儿园严重的幼儿,允许家长逐步增加在园时间。如:班里焦虑比较严重的幼儿飞飞,他每天一进幼儿园,就会哭闹拉着妈妈的衣服不放在地上打滚。妈妈走后还是哭也不参加活动,还会不停的闹着要小便。教师采取的措施是前一个星期让家长在吃完点心就来把飞飞接回家;第二个星期开始,就哄飞飞吃午饭,让他吃完午饭再回家,虽然刚开始不大乐意,但后来就习惯了;第三个星期,吃完午饭回去后下午还要上幼儿园,只是不在幼儿园午休;到了第四星期,飞飞就好多了,不会那么大哭大闹了,开始可以一整天待在幼儿园里了。 2.掌握询问技巧。幼儿回家时家长正确的询问方式能减少其入园焦虑,所以小班教师利用班级的QQ群、微信群,向家长宣传询问幼儿在园的技巧和方法,如:家长在接孩子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推测孩子的感受。对于情绪不好的孩子,不要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地询问,家长应该选择比较放松的环境以孩子喜欢的方式与之交流,了解孩子对幼儿园的感受。家长从幼儿的陈述中及时发现孩子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正面引导幼儿发现幼儿园有趣的人和事。 三、结语 对于教师而言,随着前置性家园合作小班阶梯入园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对小班幼儿入园情绪的有效管理,在研讨中,设计出了一系列充满童真、童趣的活动,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惧,用爱心搭建桥梁,帮助幼儿建立起对新老师、新环境的依恋感、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幼儿能在新的环境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各方面得到和谐、健康地发展,实现家园的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陈晋颖著,《浅谈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对策》,学前课程研究出版社,2007年7月第二版. [2]曹晓刚著,《幼儿焦虑情绪的理论分析及实践指导》,黑河学刊,2011年2月第三版. [3]郑鑫著,《多种方法缓解宝贝入园焦虑》——《健康母婴导刊》,2012年第5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