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英汉语言差异谈汉译英的减字策略 |
范文 |
【摘要】本文第一部分基于英汉语言的差异,第二部分具体分析汉语文本在英译时要减去的部分,第三部分谈到了目前国内汉译英的现状,并在最后总结了一下减字策略。 【关键词】语言差异 汉译英 减字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030-01 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中国的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因此大量的汉译英开始涌现,我们在翻译汉语文本时,一方面要体现较高的忠实度,另一方面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在深入理解中文原文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减字分析,然后在着手翻译。 一、基于英汉语言差异的减字分析 英汉语言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具体体现在词法、句法等层面上。下面从意思单位、重叠表达、句法、风格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意思单位 中文里绝大多数的基本意思单位都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如桌子、地球等。在这方面,英文与中文形成鲜对比,英文的基本意思单位都是一个单词,比如,English,digital。 2.重叠表达 就中文而言,多采用重叠表达的方式来加强语气或者增添修辞色彩。即采用两个或者更多的表达法来表达一个表达法就已经阐明了的意思。常见的重叠表达有三类: (1)“前呼后应” 中文的一个词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表达的是非常相近的意思。这在成语里经常出现,如:“乘风破浪”,我们一般不建议译作“sailingwiththewindtocarveopenthecarves”,而直接翻译成“sailingwiththewind”就可以了。 (2)“加重语气”。 “重点强调”因为“强调的就是重点的”,所以英译时只要翻译成“stress”即可,不建议译作“emphaticallystress”。 (3)形容词冗余 一个名词或者概念在上下文中已经表达清楚,但是仍然用形容词再次说明一下。 如“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这句话里,“悲惨”二字的主要作用是加强语气。因此,“悲惨”二字可以不用译出。 二、以《胡锦涛在汶川地震一周年讲话》林超论译本为例的减字分析 林超伦在《胡锦涛在汶川地震一周年讲话》中的翻译风格显得尤其简洁流畅。通过比较会发现,国内关于汉译英笔译方面的论著等,其译文也许优美准确,但篇幅都太过冗长。其翻译特点译文简洁地道,用词通俗易懂,句式简短,对于无关紧要的汉语特色词语都能果断删除,既符合译语习惯,又不丢失源语信息。下面以翻译中中的句子为例,具体分析政治文本英译时的减字策略: 减字分析:“庄严”用于强调语气,减去之后在英文里不会产生集会不庄严的误解。“特大”可以减,因为使用了定冠词就是特指汶川特大地震。“不幸”用于加强语气,罹难总是不幸的,所以可以减。“抗震”和“救灾”字面上看是两个方面,但指的是同一件事情,而且使用定冠词之后就是特指整个事情了,可以减“救灾”。同样,“英勇”和“深切”也可以减。 三、关于汉译英的体会 1.汉译英的减字策略 (1)减字对应 所谓减字对应是指中文里的几种类型的文本,比如商业信函、正式文件、宣传资料等都必须要大大减少所需翻译的汉字才能保证翻译后的译文和原文的意思,即风格是对应的。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中文原文和英语译文之间的字数比例大致维持在2:1,也就是说汉译英时要遵循汉字减半。 (2)减字策略 结合第一部分的基于英汉语言差异的减字分析,我認为就目前对英语的学习,以及对汉译英的掌握程度来说,在汉译英中属于重复表达、总结概要、加重语气的汉语可以减去不翻。 参考文献: [1]陈诺.语言差异、功能等值与翻译策略.西南交通大学.2008. [2]贾德江.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2). 作者简介: 刘雅洁,硕士研究生,1988.03.01,英语翻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