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困境的研究综述
范文

    章玉明

    【摘要】每一项新科技的诞生,对于科技本身而言都是无害的,当然包括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而重点就是人类如何正确的对待它,如何正确的运用它,如何科学的管理它。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当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所面临的困境进行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人工智能 伦理 困境

    【中图分类号】B82-057;TP1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042-02

    吴军博士在其新书《智能时代》里说道:“在智能革命中,只有前2%的人掌握世界,其余98%都将被淘汰”。当今社会,对人工智能的接纳是今天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人类演化的必然,更是人们生活的需求。但在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的当今社会,人工智能已经不仅仅只是按照人类所设计的程序进行活动,更多的是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学习型”机器,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人类的地位是否会因为人工智能的深度发展而受到威胁。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喜欢《失控》作者凯文·凯利所说,“人类,即将进入一个和机器融合与合作的时代”。

    一、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AI,它是一门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和拓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新兴科学技术。智能(intelligence)是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一般生物的主要特征。可以解释为人类感知、学习、理解和思维的能力,通常被解释为“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只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判断等表现出来”。人工智能正是一门研究、理解、模拟人类智能,并发现其规律的学科。

    1956年在美国Dartmouth大学一次历史性的聚会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科学正式诞生的标志从此在美国开始了以人工智能为研究目标的几个研究组。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的麦卡锡(McCartney),人工智能的概念正是由他和几位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提出来的,这门技术当时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至此人工智能技术开始作为一门成型的新兴学科开始茁壮的成长,语言交流功能越来越完美,各种动作完美化,外形越来越酷似人类,逻辑分析能力越来越强并且具备越来越多样的功能。

    目前,众多互联网巨头都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并且在诸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已经初见成果,如 Google的自动驾驶汽车、亚马逊的无人机、微软小冰等。“包括人工智能在内每一项技术的诞生、发展和进步,一定程度上都是以机器来替代人类体力和智力作为技术发展逻辑的终点。”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计海庆说。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挑战

    在过去的几年内,曾有几次“人机大战”,而我们所谓的“人机大战”一般特指人类棋手与计算机之间的围棋大赛。2015年10月,谷歌的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狗(AlphaGo)以5比0的战绩完胜欧洲围棋冠军、职业二段樊麾,这是人类历史上,围棋人工智能第一次在公平比赛中战胜职业围棋手。在之后的一年内又陆续进行了多长人机大战,均以人工智能的胜出作为最终结果。2017年4月10日,谷歌在中国棋院召开发布会,宣布一番修炼后的阿尔法狗重出江湖,5月26日,AlphaGo在人机大战团体赛中战胜获胜,此次人机大战,标志着人工智能离工业化、产业化越来越近了。

    选择围棋来进行人机大战是因为围棋作为一项古老的东方智力游戏,它依赖直觉、非常复杂,堪称为人类智慧的最后堡垒。要想验证人工智能是否真的具有创造性思维,围棋是最好的测试工具和试金石了。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判断能力、思考甚至学习能力,都可在围棋棋盘上胜负分明地快速、直观、简洁地得以检验展现出来。

    我们知道,人类进化持续了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人工智能短短几十年的功夫就让电脑机器学会了主动地学习和决策,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制造出会思维、懂情感、能判断、有主见的智能机器应该不是天方夜谭。相比人脑有限的利用率,人工智能的“智商”全面胜出人脑也只是时间问题。眼下,面对这只日新月异令人刮目相看的“阿尔法狗”,人们的感情是复杂的。大家在惊叹人工智能强大的学习能力,也担心它们有朝一日会最终将取代人类、控制人类,带来灭顶之灾。但更多的人们则看到了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科技深刻改变人类与世界的远大前景,看到这项崭新的技术成果积极推广应用于广阔的领域,会极大改变我们人类生活的一面。毫无疑问,人工智能会深刻改变当今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改变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对财富分配,甚至对阶级阶层,对国内国外政治的深远影响,不亚于曾经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

    三、人工智能所面临的的伦理困境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中,人工智能产品开始不局限于生产领域,开始逐渐融入生活领域,拟人仿真智能机器人就应运而生。它们拥有和人类愈发接近的外观,并且也代表着人工智能向人类智能的进一步靠近,这类机器人无论从“长相”还是“内在”都更容易被人类所接受,它们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某些家庭的成员,就这样,机器人开始真正的进入了人类的日常生活。正是由于智能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日益密切,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

    目前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反思更多出现在科幻作品中。“基于现有的人工智能理论和可供实现的技术手段,还不存在任何具有成人智力水平的智能系统研发成功的希望。因此,人工智能的社会应用面临的伦理困境这类问题,更多带有思想实验性质。背后则是伦理学的功利论或义务论的推理模式。”计海庆表示,学术界对于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的思考具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从思想史的角度找出人工智能技術产生的思想背景,或是历史上类似的技术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过怎样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被解决或消解的,以此作为一个预见性结论的参照系。

    在庞大的伦理学知识体系中,结合人工智能的实际情况,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点伦理问题。首先,该不该赋予“人性”的机器以人权?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克利福德·纳斯曾指出过:“生命是特别的,我们不应该像破坏法律那样去虐待那些机器、动物等非人类生命,非人类生命也应该有相应的‘人权。”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使得之前只是从事简单体力活的智能机器人具有一定程度的感知力并被赋予其所谓的“人性”,伴随着这些“智能生命”的出现使得“人权”受到了不小的挑战,必须要考虑当智能机器人具有所谓的“人性”后,其是否有权拥有和我们一样的“人权”。

    其次,人工智能该由谁来负责?德国学者汉斯·伦克在1979年出版的《责任原理:明时代的伦理学探索》中把责任伦理学第一次作为一个伦理概念进行了论述,这种科技的伦理学对哲学界和神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推动了社会各个层面对于这一问题探究。自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问世以来,经过了长时间的科技发展,机器人技术己经发生了巨大的更新,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向社会各个领域扩张。伴侣机器人、餐厅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出现在了民众可以触及的生活当中。但是,当机器人出现“意外”时该由谁负责?生产者、使用者或是机器人本身呢?此外,责任伦理还强调了对于现在和将来的负责,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不光是对于当下人们的使用不产生相关的危害,这种危害更不能延续到下一代人的身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论从政府的监管层面还是到消费者的使用层面都应该负起相应的责任。

    最后,对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的准确定位也非常值得去思考。面对当今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我们不得不为其进行道义上的权利申辩,尤其是当具有人类情感的机器人出现的时候,当他们具有相当的“人性”的时候,他们就该拥有相应的道德地位。而所谓的道德地位是基于人类独有的精神特质而存在的,而这些精神特质一般都包括:“感觉疼痛的能力或具有感情;目标导向;对于周围环境和自己的认识或意思;思维和推理能力;语言能力等。”如果我们否定智能机器人的道德地位,我们就可以用任何方式对待他们,这种方式可以是友善的也更可以是恶劣残酷的。一个拥有人权的个体,或者说拥有相应人权的群体,就理应受到道德的对待。

    总之,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第一生产力将伴随着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每一次技术的重大革新都影响着人类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人工智能也是如此,在它为人类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必将引起人类伦理认知的更新。面对这一次人类科技的飞跃,我们要时刻做好技术反思的工作,不断地总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这样才能够巧妙地使人工智能技术趋利避害,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胡一峰.人工智能:重“智”更要重“人”[N].科技日报,2017-03-11002.

    [2]周剑铭,柳渝.人工智能的伦理关切[J].金融博览,2017,(03).

    [3]朱滢.怎样面对来自人工智能的危胁?[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01).

    [4]寧晨希.人工智能体的道德确立与伦理困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3).

    [5]刘伟.关于人工智能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07).

    [6]王霜奉.人工智能挑战人类智能[J].上海信息化,2016,(04).

    [7]周昌乐.机器意识能走多远:未来的人工智能哲学[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13).

    [8]马洁玲,唐立倩,李强.智能机器,能多智能?[J].现代国企研究,2016.

    [9]陈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伦理困境研究[D].吉林大学,2016.

    [10]程石.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哲学问题思考[D].西南大学,2013.

    [11]吴启明.人工智能中的意识机理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