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初中作文评改方式多元化的可行性 |
范文 | 贾雪云 邬月平 【摘要】这份研究报告从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缘由、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方法与措施、课题实施过程、研究解决办法、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反思及今后研究的设想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和论述。 【关键词】背景及缘由 目标和内容 方法与措施 过程及办法 可行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驻马店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初中作文评改方式多元化的可行性研究》(课题编号:JJYKT17429)。 【中图分类号】G633.34;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04-01 由建民办二里九年制学校申报的《初中作文评改创新研究》课题,经汉滨区教研室组织有关专家评审,确定为2013年度汉滨区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该课题于2013年9月开始正式研究,2014年6月结题。 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近一年的潜心研究、实践和总结,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缘由 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难题,对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下足功夫可仍然收效不佳。长期以来传统做法是“写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评改”三步走,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段到立意构思等方面逐一批改,这样往往把学生的原创改的面目全非,而学生拿到教师批改后的作文也只是看看老师最后的总评和得分而已,至于老师为什么这样改,自己在这些作文评改中有哪些收获,就无人问津了。我们在教学写作评改的过程中只是充分的发挥了教师地位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作文评改成了贯彻老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那么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创造性就会自然的泯灭。 这样就成了老师越改越累,学生养成依赖的习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积极乐观的投入到作文评改中来,所以,我们确立了《初中作文评改方式多元化的研究》这个题目。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通过作文评改新模式的探究,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修改作文方法,在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学生鉴赏作文、修改作文的能力及自身的写作水平。 研究内容: a如何在作文评改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作文及修改作文的兴趣。 b在作文评改的研究中如何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作文修改方法,切实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作文水平及鉴赏能力。 c在对作文评改新模式的探究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乐写乐改,并以改促写,使写作进入良性循环。 d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习作讲评课模式。 三、研究方法与措施 a教学实践法:通过查阅、收集有关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研究方案,并在各自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互相交流教学成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集体商讨,再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从实践中摸索出具体有效地作文评改教学策略。 b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生作文批改现状以及学生自改作文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综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c个案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在课堂实践中要及时总结切实有效的作文批改模式,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四、研究解决方法 经课题组成员在一起商讨,结合自身平时教学工作的摸索与总结,我们认为初中作文的评改可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有效结合,以增强作文评改的实效性,有效的提高作文评改效率。即: 1.作文训练重点与评改重点相结合 学期初教师制定科学的作文训练计划,要尽量编制得具体系统且具有可操作性。对作文的评改标准也要有一个框架,这样就能做到训练有目的,评改有重点。每次训练突出一个训练重点,要循序渐进。评改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所收益。评改时除字词句的常规评改外,要配合训练重点设计评价表,使训练任务落实。 2.自主评改与交叉评改相结合 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改,亲身去体验,去感受,去积累,在评改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这样就使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自评与互评,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还可以借鉴他人优点、弥补自己不足。更能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3.教师面批面改与信息技术整合相结合 教师集中讲评,面向全体学生,往往关注的是全面性、普遍性,但却缺乏针对性。面批作文,就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通过面批,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学生的作文情况,加强沟通,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作文当中的共性问题,以便集中讲评时解决。 如何集中讲评学生作文中的共性问题?作文评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集中讲评学生作文的一种有效手段。便于操作的是利用实物投影仪辅助作文评改。每次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可以立即随机抽取学生的作文,然后利用实物投影仪把作文原样投影到大幕布上,让全体学生浏览后,再各自就文章发表自己的评改意见,教师从旁对各种意见进行点评。也可以在自主评改、交叉评改的基礎上集中讲评。这种讲评应侧重在解决作文中的共性问题,也可就好中差分类讲评,强化指导性。 4.评改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还是很希望老师多下评语。那评语激励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评改中长篇的中肯建议可能不抵两句激励的话语。对于缺点,应坚持鼓励性原则,委婉地指出,但这样激励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还可以通过小组评改与推荐激励的方式,把每次作文中的优秀习作推荐出来,上报语文教师,经过点评、修改,然后组织向学校校刊或其他刊物投稿。并在全班集中组织学习,真正让基础差的有所受益,让基础好的奋起直追,让被推荐者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大力提倡中学生对作文进行自评、互评,自改、互改,这必将会促进中学作文教学的深入改革与发展。因此,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对推进中学作文改革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