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产业链”的高职教学方法探究
范文

    陈丹 徐江 陈春燕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教学仍然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方法。但在高职学院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忽视高职教育的特点,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致使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简述

    (一)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历程

    自20世纪80年代始,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近40个年头,其规模发展令人瞩目,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经历了从简单借用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到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再到结合自身实际改革创新的曲折历程。

    (二)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内涵

    教学方法,是指建立在逻辑自洽的规则系统基础之上的教师传授学习内容以及學生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组织措施。一般来说,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第一,所谓"教"法,是基于教师"传授"视野的学习组织结构,其目标是建立一种学习安排,使得学生的从动接受式学习更有规律并更加容易。

    第二,所谓"学"法,是基于学生"习得"视野的学习组织结构,其目标是建立一种学习秩序,使得学生的主动生成性学习更有规律并更有效果。

    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研究的日益深入,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重心也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教学目标重心的迁移,即从理论知识的存储转向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方法逐渐从"教"法向"学"法转移,实现基于"学"的"教";二是教学活动重心的迁移,即从师生间的单向行为转向师生、生生间的双向行动,导致教学方法逐渐从"传授"法向"互动"法转移,实现基于"互动"的"传授"。

    (三)高职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区别

    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高职教育教学逐渐成为高职教学的制约因素,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主要原因在于:

    (1)传统教学方法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的产物,而现代高职教育除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要突出技能的传授,要突出能力的培养。

    (2)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产物,现代高职教育除坚持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未来就业的需要。

    (3)传统教学方法是以课堂为唯一场所的产物,现代高职教育中实习实训已经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实践性教学场所和生产企业上课已经成为必然。

    (4)传统教学方法是以听觉为基本沟通形式的产物,而现代教育还尽可能地采用多媒体等视听手段,以增大教学信息的容量及效果。

    (四)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种类

    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包括:行为引导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模拟仿真教学、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等。

    但由于情感、能力、政策、经费等原因,现代的高职教育教学方法难以推进,一直成为困惑广大高职院校教师的现实问题。

    (五)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特征

    就目前而言,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呈现四个方面的特征:

    (1)教育行政部门是推动教学方法变革的主导力量,多年来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呈现出明显的行政主导特征,教育部以政策的形式使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活动得以保障。

    (2)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由直接套用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方法逐渐向结合中国高职教育教学的实际探索具有中国高职教育特色、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凸显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发展。

    (3)面对国外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高职教育教学实践者只能根据自己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自己的理解,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消化、吸收,将其有效成分合理地吸纳到自己的教学方法中。

    (4)在一线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的变革并未出现大量实质性的突破,出现了教学方法改革“概念化”、新的教学方法仅局限于文本应用等尴尬局面。

    二、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集群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针对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局限,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集群立足对接区域产业、行业发展,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摸索出一套基于精准对接产业链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改革过程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集群通过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面向数字创意产业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系列成果。项目组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人才培养路径选择不精准、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高职教育突出问题展开研究。经过四年(2008-2012年)专题研究和五年(2013-2017年)实践检验,构建了“目标、标准、内容、体系、过程、环境”紧密对接“创意研发,技术生产,推广营销”数字创意产业链的理论框架,创新了“双创”人才培养路径和方法,对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重大示范作用。

    (二)“六对接”原则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影视动画专业集群教改项目组首次提出“六对接”原则,补充和创新了高职教育教学方法论。

    (1)“六对接”原则内涵

    “六对接”原则指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对接数字创意产业链,即整合教学核心要素,精准对接产业链各工作环节,优化教学途径和方法,科学面向产业需求和教学规律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2)理论创新

    “六对接”原则填补了高职教育教学方法论中关于教学活动组织与生产环节精准对位的理论空白,是对现有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有力补充,为详尽描述高职教育教学有效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3)解决的问题

    1)解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问题

    针对高职院校技能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岗位要求脱节,或者片面强调动手能力训练,忽视职业素养培养等问题,项目组通过SWOT分析梳理人才培养核心要素及产业链关键环节,与合作企业共同成立“数字内容创意设计专业集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参照行企规范和职业标准,紧跟产业发展,共同确定“一专多能、德技兼修”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及创新能力为基本点,精准定位“善创意、能设计、擅操作、会沟通、长营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对接数字创意产业链,重构专业集群,共同开展专业群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实训条件建设、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提高了学生职职业岗位能力。

    2)解决人才培养路径选择不精准问题

    针对高职人才能力培养过程中真实项目少、核心技能提升慢等问题,项目组结合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使产教融合真正渗透到专业教学中,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以“六对接”——“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对接数字创意产业链”的原则确定教学改革的方法与路径。强调“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同时导入校企全程合作育人理念,切实贯彻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路径。

    三、结论

    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形成于高职教学实践,改革于高职教学实践,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集群“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产业链”的“六对接理论”对推动现阶段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广大高职院校进行相关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论,姜大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9月.

    [2]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历史研究,张秋玲,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3月.

    [3]高職教育教学方法的历史变革及其特征(1980-2010),张秋玲,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25期.

    [4]高职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探讨,李付亮,2009年第149期.

    作者简介:

    陈丹(1961—),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重庆市教学名师。

    徐江(1973—),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院长,教授;陈春燕(1977—),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