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范文

    郝素敬

    【中图分类号】 G6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情境教学,拓宽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驱动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能大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笔者根据教学的要求与内容,努力创设多种情境,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本人以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为例,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从解题入手,创设情境

    解题,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在学习“人类最基本的喜、怒、哀、惧倾向是通过什么形式表現出来的”这一知识点时,可用游戏法辅助教学,让两个学生同时蒙着眼睛在黑板上画一个简易的脸谱。在这个游戏过程中,问题也就应运而生:同学们刚才都在笑,这是什么情绪?黑板上画的画表现的是什么情绪?这样的情境,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一笑之后探究表象后面的实质,不难得出结论:情绪会通人的面部表情,言语声调,身体姿势等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就给学生创造一种情感体验的环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为进一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开始。

    二、善于把握故事中的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中教师选用与教学有关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笑话等作为情境材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结合故事有目的有层次的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从而把学生引入所讲问题的情境中,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某种悬念,把学生带到欲罢不能的境界,从而促使他们去探索去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如:在讲善于调节”情绪”时,我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洗染店。天下雨时,他担心小儿子的衣服晒不干,天晴时,又担心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就这样老太太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故事讲到这里我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把他平铺直叙的讲下去,而是设计了“请你出主意、想办法让老太太高兴起来”这一开放式的问题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于是,有的学生劝告老太太换一种想法,雨天想大儿子的伞店生意兴隆,晴天想小儿子的洗染店顾客盈门;有的学生让大儿子和小儿子联合起来,晴天,一起经营洗染店,雨天,一起去卖伞;有的学生建议,大儿子扩大经营项目,卖防紫外线伞,小儿子引进新技术,购买干燥机。这样,无论晴天或雨天,两兄弟都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善于把握故事中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自由欢快而又富于激情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加到学习过程中来,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拥有智慧、提高觉悟,还能够丰富课堂的活跃气氛。

    三、让音乐、画面使学生键入佳境

    画面、音乐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视听感受。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会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感染,美的震撼。它特有的旋律、节奏能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恰当的选用画面、音乐会使他们感知丰富,记忆加强,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

    如我在讲“环境保护”问题时,首先播放MTV《一个真实的故事》,把学生带入一个形象、情切、意远的凄美情境中:一个女孩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陷入沼泽。激发学生真诚的情感,然后依次出示三幅图画,《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黄河,黄河我是黄河》、《雾都里的城市》、《好累啊》。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画面,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多层次分析、归纳。学生自然能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其环保意识被进一步激发,他们纷纷出谋划策,提出环保倡议。这堂课自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学校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不仅存在空间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割裂。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可以生动再现丰富多彩的时空世界,这一切都为问题情境教学拓展了空间。比如在学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节内容时,我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屏幕上的三个画面,“地球的处境”让学生思考:

    1.第一声叹息:地球“头发”脱落的原因是什么?

    2.第二声叹息:请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解决地球不堪重负的措施。

    3.展开你的想象,地球的第四声叹息将会是什么?通过设置这样的情景,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更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

    五、结合社会热点、创设情境

    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社会热点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当前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指导思想。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即可创造问题情景,又可以使政治课充满活力和时代气息,展现政治课的生命力。如讲到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经常纠缠在一起时,可以通过对巴以冲突、印巴冲突、南联盟解体等事件的分析解读中加强感性的认知和理性的思索。

    六、交流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以往的教学格局。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就会产生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想,甚至会产生1+1>2的效果。

    七、创设教学情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所谓创设情景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景,使学生处于特定情境之中,获得表象,从而自然感悟其中的情与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一味的讲授说教,容易使学生厌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明白道理,实现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思想目标的统一。例如,在教学法律常识时,让学生设立模拟法庭,学生兴趣很高,注意力高度调动起来,踊跃参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掌握了相关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制观念。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丰富了知识,又增长了智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指导思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