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有效”教学 |
范文 | 闫海超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04-02 教学要有效,教师是关键。在教學行为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课堂教学自始至终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教师的教学观念、采用教学策略的能力、管理能力、心理品质都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影响。一、教师要坚定“有效”教学的信念 自从教学产生之日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在不断追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即便是过去那种以师为主的课堂,教师也依然是在想方设法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有效。但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实践已经证明,注重知识、以灌输为主的教学行为是弊大于利的。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要转变做法,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来谋求教学行为的有效。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老师的教学观念并没有得到实质改变,新的教学理论并没有真正地为教师们所接受。尤其是一些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教学观念更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甚至远远滞后于现代教学理念。而有效教学是一种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新理念。对于有效教学的认识而言,就是教师要认识到:要采取各种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结果,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的发展;教学要有效益,教学的结果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培养的学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同时也关注到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教学要有效率,要以最少的时间精力来获得学生更多的发展。只有教师有了这样的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策略,改变教学的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其实,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广大教师努力教会自己学生的初衷并不冲突,反而是“有效”教学为教师达成这一目标提供了更多、更优质、更有效的方法。只不过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奉献,需要教师真正把自己的职业当成是一种责任,用心去领悟,用行动来追求。陕西省宝鸡市一所乡初中的朱晓娟老师,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坚定执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有效教学梦。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从让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有效出发,立足课堂,着眼学生,坚定信念,刻苦钻研, “有效”教学又何尝不会开花结果呢?二、教师要有不怕苦累、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放眼全国,一些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之路是多么的艰辛,融入了老师们多少无私的奉献。正是有了不怕苦累、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才有了有效教学的花红果硕。看看我们科区有效教学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科区第十一中学不正是领导和老师们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培训学习,编出了厚厚的导学案,赢得了“三段式”有效教学模式探索的巨大成功吗?科区第八中学不也是教师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外地取经学习,回来后不顾旅途劳顿直奔学校直奔课堂,才有了今天的八中特色的“读、导、作、问4321”有效教学模式吗?正是广大教师这种不怕苦累的精神,才让我们看到了大林实验学校学生厚厚的预习本,看到了铁路第二小学学生手中厚厚的导读训练单,看到了明仁小学一篇篇成功的导学案例……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相信科区区域构建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的成功指日可待。三、教师要乐于钻研,敢于实践,成为探索者和创新者 传统的课堂每天都在融入新的元素,都在进步,都在改变。但是,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我们的课堂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听课中,经常会出现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教法单一,课堂教师以讲解和提问为主,重“教”轻“学”,学生学习的兴奋度不高、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学习活动参与度低,教育资源应用不够,板书设计被忽视等等诸多问题。有的实验教师本来是按照有效教学的新思路“自主学习、先学后导”来设计教学内容的,但往往由于对教材、对学生、对训练的预设不到位而在有效教学课堂上虎头蛇尾,重走老路。这就要求教师要乐于钻研,敢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创新。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专门研究有效教学多年,他介绍说,他的有效教学理论可以分为08版的、09版的、10版的和11版的,是因为他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在韩教授11版的教学理论中,他在原来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有效教学课堂的六种形态,依次为问题发现生成课、问题展示解决课、问题拓展训练课、问题综合解决课、单元回归评价课、能力测试评价课;创建了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完善了多种学习方法;建立了新型激励评价体系。陕西太古二中、四川棠湖中学、赤峰乌丹五中等等,也都在钻研与实践中找到了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开发了许多适用于自己学校实际的特色教学工具。陕西宝鸡的朱晓娟老师在探索中开发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学生全景式评价表、学科长评价表等多种学习工具。至今,好多学校都在使用朱晓娟老师开发的这些学习工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在实践中,只要我们善于反思,敢于总结,其实,我们也都会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和创新者。四、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能力,成为“有效教学”的专门人才 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使之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教学观念,并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些科学的理论,才能让自己的课堂真有效。 要在学习中提高采用教学策略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学、 心理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并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学校也应该组织教师们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教同一科目同一年级的教师们因为教学内容是一致的,面对的教学对象的认知特征也是有共同之处的,因此,这些教师可以一起商量探讨适合自己学科的优秀的教学策略。教师们在一起交流各自的教学经验,分析教学策略失败的原因,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在交流、共享中积累优秀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自己运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能力。 要在学习中提高课堂管理能力。有效教学是讲究效果和效率的教学,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课堂管理上,教学的效率自然会下降。大量的事实证明,教师能否驾驭好课堂,管理好课堂,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教师是课堂管理的主导,教师应掌握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首先,应该明确课堂管理规范,建立起一套班级课堂的行为规范,学生明白在课堂上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其次,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善于和学生交流与沟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共同关注,得到一种认同感,这是实现课堂教学和达成管理的源泉。最后,好的管理要依托于好的教学,那些枯燥无味、方法单调的课堂教学是吸引不了学生、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要我们敢于捅破隔在理论与实践中间的那一层薄薄的窗户纸,有效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到底应该怎样教、学生到底应该怎样学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