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
范文 | 江妤 【摘 要】当今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创新教学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初中化学是化学教学的基础阶段,也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一个重点课题进行探究。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指出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内容,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思维创新;精神;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85-02 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重视学生的地位,探究新的教育模式,以改革化学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个性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一、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化学教材,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化学概念与实验理论.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化学家的故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勇于探索的钻研精神.例如,侯德榜早年在美国留学,刻苦攻读化学工程,学业有成后回到中国,立志把所学知识献给祖国的制碱工业,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改良了中国落后的制碱工业设备与传统制碱法,他在1943年提出了联合制碱法,即“侯氏制碱法”.这种制碱法,提高了原料利用率,节省了设备与资源,能够使生产连续化,提升了经济效益.又如,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铁屑或者锌粒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制取了氢气,并用排水集气法将氢气收集起来,研究发现氢气具有可燃性,不能供给呼吸,将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会发生爆炸,生成物是水,由此計算出了氢气的密度.利用化学家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来感染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化学精神,促使他们在探索化学奥妙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寻找并解决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归纳教材中的实验理论.教师应该采用探究教学方式,建立探究实验小组,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与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发现和解决化学问题的成功与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巧妙置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科学创造,贵在置疑,创新往往是从“置疑”开始。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是一个数学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善疑多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多创设质疑情境。如:在学完“燃烧”后,可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①生煤炉的时候,为什么先要用纸片引燃木柴,再用木柴的火焰使煤发火?②你能说出可燃、自燃、助燃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吗?③有些物质的燃烧有火焰,有些物质的燃烧却没有火焰。火焰是怎样形成的?④想一想,可做哪些实验来证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由于上述题目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寻找全部答案有一定困难,就会产生较多疑问。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问题展开分析。给学生提供蜡烛、纸片、玻璃管、火柴等材料,并向学生介绍法拉第表演的蜡烛实验,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启迪激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备课和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进行“心理换位”,模拟学生提问,启发学生。由于新知识的不断出现,化学中新反应、新方法、新物质层出不穷,物质的新用途不断开发,课本知识永远滞后于知识创新的步伐,课本中许多知识和观点已不符合实际,甚至是错误的。要引导学生读纸面上的字,想纸里面的字,即学会思考,针对知识衔接点、知识自然生长点、概念易混淆点、关键字提问。例如,“饱和溶液”定义中“这种”的含义是什么?同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比都是固定的吗?……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讨论,加深了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从这个角度提问,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个问题,真正解决它,可能要用到许多高深的化学知识,但这是没有关系的。正是有很多我们暂时还不懂的问题,所以我们才有认真学好化学的需求,可以说一个个的问题正是学习的持续动力。 四、优化实验教学,拓展创新能力 从创造学的角度看,学生实验最能够活化学生学到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用化学的科学知识、思维方法来指导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又要以化学的有关教学原则和新的教学思想指导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我们教学中,其实有很多实验的安排,都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设计的,只要我们能充分的加以利用,学生肯定会在实验中受益匪浅。例如:MnO2可以作为KClO3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若用CuO加入到氯酸钾当中去作催化剂,加热制取氧气可行吗?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探索CuO作催化剂制取氧气的情况。学生通过实验会发现CuO也可以作KClO3加热分解制O2的催化剂,在教师指导下去比较(相同条件)CuO与MnO2作催化剂制氧气的快慢程度,这样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得以发挥,同时也促使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化学教材,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化学概念与实验理论,利用化学家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化学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实验探究小组,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探究能力。教师还应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学生的直觉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