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范文

    蓝娟

    【摘要】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当然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主要围绕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探讨,供小学数学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188-01

    根据有关的教学调查显示,现在有很多小学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满堂灌”的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并没有真正的思考。同时在教学的时候更多的突出教师的重要性,完全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在学习的时候根本就不会进行创新。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并且已经严重了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这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就一定要响应新课改的提倡和要求,接受新的教学思想观念,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制定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因为它可以弥补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教学中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和学习,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来解决数学问题,在这个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就详细的讨论一下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中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将它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能够带来很多的优势,当然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分别是: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感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这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组合作教学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优等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小组可能对某一问题的认识都是错的、小组没有认真学习、小组对问题认识不请记性盲目的讨论。这些问题如果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加以重视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数学的教学效率,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针对上文中对小组合作学习以及素质教育的讨论,本文就将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探究。

    1.精心组建互动小组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划分之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要将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以及数学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才能更好的平均分配,才能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能够优势互补,能够相互促进,如果分配不平均,某些小组就可能无法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另外,教师还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行进行分组,对那些分配不合理的小组加以纠正。总之就是分组过程中,要遵循平均分配的原则,保证每一学生都能够在分组学习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學习,能力能够得到培养。

    2.小组学习的形式要灵活

    在进行数学分组合作学习时,要充分保证小组学习的灵活性,学习的形式不能单一,这样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将小组学习的形式灵活化,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是学生对分组学习的方式感到喜爱。比如可以让学生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也可以将每一个小组看成一个班级,让一个学生为小组的其他成员上课,这种新颖的形式就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督促学生更加积极的去学习数学知识。也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导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在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可以探究出真知,将数学的公式以及理论完美的推导出来,这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同时对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时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利发展加以及时的纠正,让学生不走弯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4.奖励奖励机制

    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重视教师的看法,教师一丁点的鼓励语言能给学生心理带带去极大的满足感,在加以适当的奖励,就更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理公正的评价是学习互动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因此,教师要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明确的规则和操作流程,既要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又要各小组展开友好竞争。教师应对小组成员互动过程和结果适当加于评价激励,对基础欠佳者予以激励的积极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互动中都实现学习目标。

    5.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将全班平均分成几个小组,当然在分组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因素,比如:学生的性格、优点、成绩、兴趣、爱好等等,尽可能的使分组更加的公平、合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既要合作学习又要竞争学习,给每一位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让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使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当然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也应该各司其职,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5个人左右为宜,同时为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次当组长的机会,让大家都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小组成员一定要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承担自己的责任,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共同进步。当然教师每月都要进行重新分组,这样全班学生就可以更加熟悉,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

    三、结束语

    分组合作教学在小学数学中能够带来很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应用分组合作学习时要充分的考虑各方面因素,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黎明.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才智.2015(15).

    [2]钱芳华.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亚太教育.2015(32):180.

    [3]易诗泳.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5(7):44-45.

    [4]张明,谷雪娟,蔡福玲.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29):185.

    [5]王丽英.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小组长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

    [6]史素珍.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