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
范文 | 张维国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教育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变革,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灵活,与此相适应,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不断创新,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124-01 数学老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时,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认识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大量生活经验和已经学过的数学公式、概念、数量关系等知识进行联系,善于开发摄取学生周围熟悉的自然现象、生活事例,通过这些生活事例进行教学。 一、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讲解过于粗疏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解题能力下降。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二、课前充分进行备课,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教学 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要远远高于初中数学,这也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中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高中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难易适中的拓展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抛物线》的时候,因为这部分内容是高考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以我会非常重视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首先,我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关于抛物线的相关知识,如定义、标准方程、图形、通径、几何性质等,这些知识掌握扎实了才能够更好地运用抛物线去解题。然后我会带领学生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创设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应该从高中生的实际出发,把握课堂节奏,积极创设具有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同时,数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循循善诱,举一反三。高中生的可塑性较强,他们接受知识的速度快,数学教师要把握好高中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水平,将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比如,在做排列组合练习题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弄清怎样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即采取分步还是分类,或是分步与分类同时进行。最终确定每一步或每一类是排列问题(有序)还是组合(无序)问题,进而做出正确的解答。例如,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由于末位和首位有特殊要求,应该优先安排,以免不合要求的元素占了这两个位置。先排末位共有A13种,然后排首位共有A14种,最后排其他位置共有A34种,由分步计数原理得A14A13A34=288种。还有一些排列组合问题,正面直接考虑比较复杂,而它的反面往往比较简捷,学生可以先求出它的反面,再从整体中淘汰。只要学生灵活掌握,融会贯通,一定可以将高中数学学习透彻。学习数学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我在日常教学中会给学生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堂和课后作业,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巧妙运用激励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高中生经过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善于运用激励手段,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更加有信心。激励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是有许多教师片面地理解激励的含义,造成数学课堂出现困境。激励的方式有很多,包括情感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正激励、负激励,等等,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學情况来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激励的时候必须注重适时适度原则。比如,班级中有的学生在数学期中测试中取得了高分,并且进步很快,这时就需要数学教师去激励他,让他能够不断进步,再接再厉。当有的学生在数学期中测试中成绩下滑严重,也要主动找学生谈话,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鼓励学生不要放弃。高中生由于要面临高考的洗礼,学习压力大,使他们对有难度的数学题感到厌烦,学习没有兴趣。此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教给他们一些高考做题的小技巧以及给学生分享一些高考的经验,从而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就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来说,由于数学内容过于抽象难懂,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对数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究,因此,数学课堂教学长期处于沉闷低效的状态,缺乏活力,导致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动力。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大胆改革,探索适合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俊海.刍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都市家教,2013,20(7):81-82. [2]莫远亮.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数学研,20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