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沟通,从心开始 |
范文 | 季艳丽 【摘 要】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协调班级和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教育力量的桥梁,所以班主任必须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协调;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089-01 协调能力是指善于沟通、协调工作单位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在各项班主任工作中,其协调能力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班主任如何做好协调工作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一、以关爱为起点,协调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班主任为权威者、社会代言人、长者身份自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代的教育是师生走向交往的对话的时代。同样,学生的“大朋友”——班主任更要注重协调自己和学生间的关系:让我们班主任把了解作为基础,把尊重信任当作教育艺术,把热爱化为动力,搭建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1.民主平等,走近学生。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这就意味着班主任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同心协力;这就意味着班主任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这就意味着班主任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 我们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琐碎和组织活动时,主要阵地在队课和校园的各个角落,缺少任课老师那样的块面时间,班主任更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和德育任务。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活动环境,把队课真正成为学生们当家作主的自我教育的主阵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我批评、自由讨论,在队课上畅所欲言。实践证明,班主任越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既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创新精神,又发挥班主任的协调作用,更能发挥学生在队活动中的参与热情和创造能力。 2.尊重理解,融化坚冰。 尊重理解是协调好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基础,只有充分尊重理解学生,才能使中队的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和学生交流攀谈,多问,问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上的疑难困惑;走入他们的感情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要注意多询问,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性,家庭教育,以便进行协调;同时还应随时向任课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实施有效的教育作准备。 二、以公正为原则,协调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在集体中、在活动中势必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也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与中队的凝聚力。协调好学生间的关系,是疏导学生心理,避免学生发展消极因素的必要工作。班主任要善于做好这一方面的协调工作。 1.精诚团结,协调好中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中队委是中队的骨干,是班主任有力助手,但由于个性、爱好、成绩、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等等差异,工作中难免出现分歧、矛盾。矛盾的产生会导致中队集体出现混乱局面,班主任的工作也将处于被动状态。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教育中队干部一切从工作出发,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顾大局、识大体,精诚团结,分工协作;要建立起一个团结的、坚强的、可以带领全体学生前进的中队委集体。 2.公正平等,协调好中队干部和学生的关系。 在工作中,班主任常容易走进两个误区,其一是班主任为树立干部威信而一味批评学生,这样会造成学生不服、逆反;其二是班主任为从严要求干部而随意指责干部,这样会造成干部心思涣散,失去了学习与工作的动力与信心。班主任要做的,应是弄清事实真相,实事求是,重在平等待人,以理服人,从而协调好干群关系,使之更加团结,以有利于中队的发展。 3.先察后导,协调好一般学生之间的关系。 班上学生之间不正常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少数几个学生关系过于密切,上课传纸条下课结成团,甚至排斥其他同学形成小团体;二是由于某些原因,学生之间闹意见,互不理睬,反目成仇。这两种现象都是消极的人际关系,班主任应予以重视。如我自己的中队就出现过,有四个小姑娘校内校外常一起来往,礼物、请客等金钱往来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针对此情况我肯定了她们之间珍贵的学生之情,同时引导她们建立互勉互励、共同进步更健康的友谊情感观。后来,她们都成为中队各方面工作的积极分子和中坚力量。 三、以活動为平台,协调大队部与学生的关系 在少先队大队部的大单位里,班主任领导下的中队、学生只是大队部的一个小分子。而少先队的凝聚力是用活动作为载体的,如何以活动为平台,让学生和少先队大队部实现双丰收,正是需要班主任用智慧和热情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作用。 学校大队部的目标集中反映了少先队对新一代的期望和要求,代表了大队部的方向,要让每个学生清楚地知道大队部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即一个优秀大队部所要达到的要求,这些要求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但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这些要求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通过努力之后能做到的,要让学生知道在这样优秀的大队部中生活、学习会感到更愉快,使学生内心对优秀大队部产生渴望。“近期目标”是根据学校少先队布置的近期工作,结合本中队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目的地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的个人奋斗目标与集体奋斗目标相一致,如学校将举行学生田径运动会,集体的目标是在本次运动会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落实到个人的任务是每个学生在近期需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根据自己的强项有目的地自觉训练,参赛学生则在集体中选拔,这样学生们不仅为自己的健康而锻炼,更是为集体的荣誉锻炼,强烈的集体意识,能产生强大的动力,促使学生前进,促使学生和集体步调一致,促进学生的动力与集体的意志融为一体。学生的集体意识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增强。 总之,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活动中,师生间的沟通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班主任老师唯有对学生多些了解和尊重,才可以切实提高沟通效率和有效性,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广大师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红梅.《奏响“心、点、情”三部曲,开启学生的心智》,2003年7期. [2]徐美凤.《批评,在踏雪无痕中进行》,《班主任之友》2006年1期. [3]陈自良.《班主任工作的六大尊重》,《班主任之友》2003年7期. [4]王慧君.《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科教导刊》,2014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