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学好高中化学的方法与技巧 |
范文 | 卢绪文 【摘 要】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尽管化学教师耐心细致讲解,语言精炼,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有问题。从而导致自身学习效率低下。要想提高自己的化学水平,学生就应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结合近三年的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我谈一下自己学习化学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高中化学;方法与技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154-02 中学是好奇心最旺盛的时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基本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可以启发学生动脑,促进大脑思维发展,课堂提问就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恰当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运转能力,以问题为纽带教学有很好的影响。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新课程要求我们以人的发展为本,把对学生发展的突出,教师与学生情感的培养作为重点,教师在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同时更应该是组织与合作者,教师是确立学生主体的地位,发扬民主,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增强动手动脑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则是化学教学重要的目标和宗旨,课堂教学除了学习背景与需要、任务和需要分析以外还要集体备课,相互讨论与研究,独创属于自己特色又让学生受益的特色教学方案。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探索问题的空间很重要,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习需要的多样化,教师提问的问题尽量短而精悍,让学生一听就知道问题的意思从而快速进行思考,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不够明确且冗长就会让学生无从下手。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并根据问题细心引导解答,鼓励同学们主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利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对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二、做好课前预习、课堂听课与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在课前了解教材的基本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在预习时把握好教材整体思想。比如,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什么物质,各种物质之间有什么联系?重点讲述什么物质?这些问题都要在课前预习时明确。在预习时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将其记录在笔记本上,从而做到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听讲。课堂听课:课堂听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要沿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来学习与思考。在预习中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轻松去听,尽可能捕捉自己想不到的知识点,对于自己未掌握的疑难点要仔细听,努力做到教师讲完,自己明白,如果依然是一知半解,就要抓住机会请教老师或同学,尽量做到课内消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生可进行课堂笔记,记录概念、思路和疑难点。 三、注重积累化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积累化学知识,就要做好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的记忆。物质的物理性质指的是物体的颜色、大小、性状、形态、气味等。在记忆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尽量避免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要尽可能的根据实物进行记忆。在看到某种物质时,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分析与总结,就会很容易记住这种物质的物理性质。比如,在记忆硫酸物理性质时,我们看到硫酸时可以知道其是无色油状液体,硫酸不易挥发,而将浓硫酸与水混合就难分出硫酸与水,由此可知硫酸溶于水。接着用手触摸硫酸容器就会感到热,因此就明白硫溶解时会发热。通过以上观察学习并总结就可以掌握硫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积累化学知识,还要做好化学物质的化学性质的记忆。通常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在记忆物质的化学性质时最好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在学完元素周期表后,我们对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研究时,也要根据元素特性进行总结。例如,记忆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可结合元素周期表对氧进行分析,氧元素排在第二周期的VIA族,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因此可知氧是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气体,是常用的氧化剂。并且,氧气可助燃,但自己无法燃烧。我们可以联想,如果氧气可以燃烧的话,那么世界上有氧气的地方就会一直燃烧。 四、生活与教学相得益彰,掌握课堂主体地位 成功的教学方式绝不是强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对教学有着理想的效果。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能够深入的了解和探索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采用何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值得在教学的设计中考虑。化学的学习中,学生水平不同,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同学就很容易缺乏参与意识,为了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乐趣可以设置悬念、培养情趣、引导探究等方式,例如熟悉的实际问题有空气污染、垃圾分类治理等,将人类共同思考的问题-地球的环境作为话题,进行延伸扩展再抛给学生思考,这样不仅增加公民作为主人翁的意识更增加大家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岂不是一举两得?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给学生时间思考其原因,设计与生活有关系的情景,进行实践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将被动变为主动,掌握课堂主体地位。 五、注重化学实验,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够促使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因此高中生要学好化学知识就必须注重化学实验。在化学实验时要勤思多问,进而达到“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目标。将教材知识点与实验现象相结合,在观察实验时要勤思考,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和反应后的顺序进行观察。例如,在观察铜与锌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思考为什么锌放在稀硫酸中形成气体,而铜放入稀硫酸中没有产生气体。通过探索与思考可以升华所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而获得理性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更强,可以把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和氢相比,铜没有氢活泼,因此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另外,在使用化学实验仪器时,我们要认真操作基本步骤和实验设计,并进行大胆实验求证。在设计实验段时要抱着合理可行的态度,装置要简单便捷,操作步骤要简易,程序要合理,实验结果要明显。在课堂上要细心观察教师演示的各种实验,从感性现象进行本质认识,从而掌握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与关键点。 總之,作为高中生要学好化学,就要掌握化学的基本特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在学习的具体环节上,要做好预习、听讲和复习,在记忆方面要掌握灵活的记忆方式,这样做了,我们的化学水平一定会提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