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范文

    黄冬梅

    【摘 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微课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当然,微课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予以改善,从而发挥其最大功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236-01

    微课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教育领域结合的产物,它基于有效教学研究发现的“注意力集中时间10min原则”,时间在10分钟以内,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更多地强调教学的主题性与板块的突出性”[1]。对微课而言,它可以直击教学目标与要求,融合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最佳的黄金时段,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微课,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形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在关注文本表达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与体悟,更可以拓展他们学习的空间,充分运用碎片化时间,实现有效学习与自主学习。

    一、借助微课的多元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如果对阅读内容缺乏兴趣,便不可能有效地投入到自主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去。对于静态化的阅读文本,小学生往往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微课由于融合了精美图片、动听音乐、有趣的视频等,具有多元化传递阅读信息的特点,能够引发小学生多感观参与阅读。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微课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借助微课的多元性,让阅读内容生动化,小学生对于生动化的阅读内容会更有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借助微课对阅读内容进行优化,让原本枯燥的阅读内容生动起来,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引发起小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阅读兴趣。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来制作微课。如在制作北师大版《井底之蛙》这一篇课文的微课时,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利用文字介绍井底之蛙的相关资料,在这里向学生说明这一故事的具体内容;第二部分,利用视频资料向学生呈现井底之蛙故事的细节;第三部分,给学生播放《井底之蛙》这一篇课文的小动画。这样通过这个微课就把课文中原本零散的资料整合化。这个微课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能够有效地让小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激发阅读兴趣。可见,利用微课元素多元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调动小学生多感观参与到阅读体验中,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激发起他们的文本阅读兴趣,为他们在课堂上实现高效的文本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生动的微课,从而让阅读内容趣味化,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微课的整合性,引导多元化的文本解读

    僅仅依靠单一的文字呈现,小学生很难形成广阔的阅读视野,只有通过对文本内容进行多元化的解读,才能使自己的阅读视野得到拓展。微课具有整合多种教学资源的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微课的整合性,引导小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文本解读。如北师大版《小马过河》是通过小马询问牛伯伯与小松鼠的对话,说明了小马第一次尝试过河的故事。因为牛伯伯和小松鼠对于过河的感受不同,使小马感觉到疑惑和犹豫不觉,所以马妈妈决定让小马亲自尝试,他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还要善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学情操。因此,在这一节课的微课中,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小马过河的补充性资料,引导小学生对这一篇课文进行多元化的解读,从而达到多元化解读文本语言的目的。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利用微课的整合性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引导小学生在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文本解读,这样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能够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开放文本、延伸拓展点

    作为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大数据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紧紧利用微课强大的整合功能,从文本的内容生发开去,开启多维的阅读视角,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他们的阅读核心素养。以北师大版《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为例,在教学时可以用微课生动地呈现课文中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能够切实地了解仍有很多人渴望读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想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目,在课后开展拓展性研究与交流。当然,借助于微课的整合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由一篇文章带动一组文章的阅读,同时可以结合课文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展开专题研究性学习,从而有效强化自己的阅读思维,在更宽泛的阅读和更深入的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

    四、借阅读引导学生写作

    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引导其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通过微课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阅读的方法和写作的技巧,然后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稍加引导就会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教师在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时,要以小学语文教材作为教学工具,因为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选取适合学生的理解,同时里面还含有较多的写作技巧适合学生学习。如,教师可以在讲解北师大版《挑山工》这一课时,可向学生传授一些写作方法与阅读技巧。首先可以带着学生将文中的生字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模仿其写作手法进行创作,进而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微课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小学生的阅读感知,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需要指出的是,微课仅仅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并不是所有的阅读课文在教学中都需要微课进行辅助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灵活选择、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徐红梅,周涛.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J].才智,2017(23).

    [2]吴福春.谈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有效性设计[J].才智,2017(23).

    [3]王霞.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