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 |
范文 | 吴雯雯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通过每一天,甚至于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班主任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班主任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行为习惯 养成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248-01 小学是一个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的关键阶段,良好的习惯和思想并不是简单地制定规章制度就能形成的。小学班主任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抓住时机,具体指导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文学家巴金曾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以良好的习惯培养开始。”我想培养一年级学生养成好习惯要比教高年级学生改掉坏习惯要容易得多。所以,对于一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初入小学的学生普遍存在一时很难适应角色转变的问题,即使已经在幼儿园接受了三年的教育,对于新学校的学习也是很生疏,很多理所当然的事在高年级学生眼里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还是要一点一点地讲,一步一步地教。当然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學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和接受,然后养成。这就需要低段老师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耐心去提醒他们引导他们。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年级班主任经常会遇到下课期间学生来告状的情况,某某某和某某某吵架了,某某某哭了。其实他们的矛盾很小,可能是谁借用了谁的橡皮,可能是谁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借给谁玩。他们缺少的是一句“能借我用一下吗?”“能借我玩一下吗?”“谢谢”。所以,当他们发生不愉快时我会告诉他们,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你暂时不用的东西别人有需要时可以借给其他人用一下,而借的那个人一定要征得对方的同意才可以拿他的东西来使用,借的时候一定要有礼貌。用完之后一定要把东西亲自还到对方手里,而且一定要说谢谢,对方要说不用谢。 尊敬师长是中华名族的美德。小朋友不知道是怕老师还是怎么回事,我就碰到过在街上遇到学生和他家长,但是学生的表现让我有点惭愧,因为他不是跟我打招呼,而是悄悄地躲到妈妈的身后。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我只关注到学生在校的表现,却忽略了孩子们在校外的表现了。 周一回到学校上课后我就告诉他们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无论是遇到老师还是自己认识的长辈,都要主动上前打招呼,叫一声老师好或者是长辈好。无论是老师还是长辈听到你们叫他们,他们一定会表扬你,说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的。而且这不但是尊敬对方的表现,也是自身高素养的表现。 二、榜样示范,促进养成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更强的感染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指导作用。在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时候,教师的示范教育是无声的。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爱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这也就要求老师在平时要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做好示范作用。在教室也好操场也好,只要看到有垃圾我就会蹲下去捡起来,我的学生看见我在捡垃圾,他们也会把脏东西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进入教室,如果看到桌子歪了,我就会走过去把桌子排整齐。不管他这个行为是不是有意的,时间久了孩子们也会习惯性地看到桌子不齐就去拉拉整齐。看到学生的书角折了,我会一本一本地把书角折平,学生看见了也会有意无意地去看看自己的书角有没有折掉,这样他们平时在看书时也会特别注意保护书本。这些习惯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当然除了老师的示范,学生榜样的示范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一些好的行为,我会在班级里进行点名表扬,孩子们都会觉得受老师表扬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所以他下次做事情时也会特别注意要向这位同学学习。除了榜样同学,还要发挥班委的榜样与监督作用,值日组长就要比一般同学来得早些,站在门口检查其他同学是否穿戴整齐,是否佩戴红领巾,刚开始有些孩子们还是需要组长提醒,但是时间长了他们就有意识了,在他们出门时就会整理衣装,检查是否佩戴红领巾,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学习委员就需要在早读时带领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一边领读一边监督有哪些同学是认真读的,而哪些同学没有认真读需要提醒的。然后,全班每周都会进行一次“好学生”评比,受表扬的同学会得到小小的奖励,可能是本子可能是一块小橡皮,东西虽小,但这促进了大部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认真学习的好习惯也在慢慢养成。 三、持之以恒,潜移默化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做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正如一句古话说的:做一件好事简单,做一辈子好事难。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痛苦”的,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和改正。特别是对已经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矫正就更需要有坚定的意志,不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行,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坚持”这六个字,不怕麻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不停地检查、提醒、纠正。我个人是这样做的,每日的检查要认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下课时不厌其烦的提醒学生摆好桌子、学习用品,卫生随时检查监督,哪怕有点滴的行为过错都要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这样一来,学生的良好行为就变成了一种好习惯。 四、家校结合,共同培养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单单在学校靠老师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家校合作携手共育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从父母身上看到孩子的影子,如果父母经常对亲人粗暴无理,孩子就可能厉声说话或动手打人。这些行为多次反复,就会形成一种习惯,难以改掉。为了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就需要经常和家长沟通联系,沟通的方法很多,可以家访、打电话、发短信微信,各种方式的家校联系不仅沟通了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 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而今日的习惯将决定着明日的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而又细致的过程,不能寄希望于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2]刘定杰.“浅谈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站》2014年第八期. [3]宋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小学德育》2014年第八期. [4]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