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TCK”教学法在《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中的应用 |
范文 | 【摘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通过对当前高职教育政策和文件的研究,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情的分析,提出了“一图两册一库”教学法,简称“TCK”教学法。《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TCK”教学法旨在以“保底、适度、会用”为主线,引导课程内容的改革与纳新,促进“教、学、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通过知识与实际案例的穿插渗透结合,切实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达到了学以致用。 【关键词】一图两册一库 核心实训导图 任务驱动 多元渗透 【中图分类号】TG3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34-02 引言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TCK”教学法,是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带动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其理念为:营造情景案例引领、任务驱动、团队合作、师生互评、教学做融合式教学。“T”指“一套图纸”——《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实训导图》;“C”指“两本手册”——《学生学习手册》和《教师教学手册》;“K”指课程教学资源库。故“TCK”教学法完整的称谓名称是“一图两册一库”教学法。 一、“TCK”教学法的应用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丰富多样,目前已经有《建筑施工技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9门专业课程应用“TCK”教学法,每门课程根据自己的课程特点结合教法均会取得各自不同的反响与收获。 1.注重了“教学做”的融合 教:将建筑工技术专业课程内容整合,提炼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点,设计教学过程,渗透行业素养知识——《教师教学手册》。 学:将专业课核心知识围绕案例载体资料设计成学生学习载体资料——《学生学习手册》。 做:将做与学结合起来,做中学,学中做,建立“做与学”的纽带及辅助资料,确立案例引领图纸和教学资源库。 2.产生了“三融合、两对接、两打破”的内涵模式 “TCK”教学法和传统教法相比,主要作用有:三个“融合”,两个“对接”和两个“打破”。 三个“融合”是指:①理论教学与实务操练的融合;②教学过程与案例项目的融合;③规范标准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两个“对接”是指:①学生学习任务与岗位能力对接;②教师教学设计与学生关键能力的对接。 两个“打破”是指:①打破传统“秧苗式”教学模式,推行分组学习、团队合作式教学模式。②打破传统教室教学模式,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景。 二、“TCK”教学法在《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中的应用 1.应用的主旨——“任务驱动”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TCK”教学法,采用以识读项目(案例引领图纸)为载体、以做出模型或图样为导向、以实训任务为驱动、将教学活动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使“做”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实训任务”、“图集、规范、课件资源库”和“课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教学模式,激发教师智慧,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2.应用的目的——促进“教、学、做”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建设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通过知识与实际案例的穿插渗透结合,配合不同知识点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切实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到学以致用;又注重分析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确定每个岗位群的岗位任务、岗位职责、就业导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創新人才,促进了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建设。 3.应用的核心——实施“多元化渗透”教学模式的建设 《建筑构造与识图》TCK教法采用掌握基本、侧重核心、了解拓展三步将知识设置成阶梯型。通过随机提问、查漏补缺的手段完成基本知识;采用动画演示、查阅图集、手工模型制作及师生互动交流等多元化手段交叠呼应方式将核心知识点、核心技能点“串烧链接,归零为整”。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看懂、看通、会学、能学、会做、能做”的模式下达到对核心知识的掌握,对基本知识的领会,对拓展知识的延伸。通过“多元化渗透”模式的具体实施,达到:系统整合课程内容,保证课程基础内容,精炼科目重复内容,加强课程核心内容,引入课程新型内容,拓展课程实用内容,增强手脑眼同运转,促进想学做共结合。 4.应用的效果——“全方位、多元化、多模式、多功能”的教学方式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1)创新了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人性化的学习理念、创新课堂环境。课程在资料充沛、人文素养氛围浓厚的情景教室完成,图集规范资料齐全,学生在各知识点下都能自己动手完成相关的知识点衔接,做出知识点相应的模型展示,在模型的基础上阐述各个构件的原理,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透彻。 2)小组驱动、资料查阅、动手制作、形象生动的动画展示实务操作等等让学生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强,让学习生动有趣。 3)缩短与实际工程案例距离,采用多种模式将一个知识点形象、具体、真实地反映出来又将工程必备的辅助资料零距离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注重了知识在校内学习和校外工作两阶段之间的衔接,提升了图集、规范等工程资料的实际应用能力,缩短了以往的“遥听图集,盲见规范”的距离感,真正地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三、总结 知识梯度分层次、分范围,分阶段、分步骤层层递进地讲解与训练是专业课程应用“TCK”教法的基本保证。教学资源的丰富无疑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一定范围内激励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氛围与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之间是互相牵制、互相影响的,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门课程的教学是否成功的核心所在。依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巧妙、灵活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变化,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因材施教、督促学生去看,鼓励学生去想,引领学生去做,潜移默化,教会学生去学。 参考文献: [1]李维敦,张亚娟,马俊文,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TCK”教学法研究,中国建材科技,2014. [2]潘伟洪.谈高职教学创新.职教论坛.2003.13-13. [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