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范文

    成茂勤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还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自主探究,激发创新的意识,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要注重开展验证性实验,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辐射性思维的培养,还应该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造性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69-02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标指出,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所以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创造性思维培养,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它具有开创性意义。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探究性、综合性的思维活动,它的活动进行以联想和思考作为基础,需要人们付出辛苦的脑力活动。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并不是可以在短时间里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摸索与研究下逐渐积累出来的。通过创造性思维,可以帮助人们看透事物的表象,从事物的本质上出发来进行思考与推理。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创设问题情境。

    在疑问的引导下,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学生产生出疑问,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与思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个层面上出发,让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思考,找出问题的原因,从而分析出规律。通过问题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学会多种思维方式,并实现从感性认识升上到理性认识,这样也就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从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怎样进行思考,同时还要让学生分析出物理知识中的价值,从而健全自身的物理性思维。其次,教师在创建出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还要从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教学中的目标等方面出发,在此基础上来设计好问题。教师还要保证所设计的问题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细化成具体,可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学会怎样变换自己思维,不仅扩宽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

    2.注重开展验证性实验。

    传统的物理验证实验教学中,教师常常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进行实验的讲解和示范,最后让学生按照规定好的实验方式进行实验.这种实验教学方法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完成实验后根本不知道实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有的同學甚至直接将实验过程和方法完全忘记,在以后的考试中遇到这一实验问题时还是无从下手[1]。例如,“螺旋测微器读数”一直是学生考试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实验,问题的根本还是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这一仪器的使用方法。因此,教师应该纠正学生那种小组实验无所谓的心理状态,将以往的分组实验改变为探索型实验方式,大胆地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教师只需要将实验的最终目的和使用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后让学生自由组合,挑选适合的实验仪器,并根据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各种实验表格的设计和各种实验数据的处理。

    3.建立有效逆向思维发展模式。

    有逆向思维就有正向思维,什么是正向思维呢?就是从已知的事物上出发,结合事物的时空顺序来对物理过程、现象的发展进行探索,同时从始态到终态的一种思维方式。而对于逆向思维来说,就是从反方向来进行思考。在面对较为复杂的问题时,通过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不断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且对于问题来说,在正向思维上可能只有一个方法,但是在逆向思维的引导下,却可能收获更多的方法,并产生出不可预计的效果。而对于学生来说,在这种逆向思维的影响下,也可以实现对难点问题的突破、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不仅培养了创造性的思维,还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2]。

    4.提高学生的辐射性思维意识。

    对于辐射发散思维来说,就是在结合已有的知识、信息以及经验等方面,从不同的角度上出发来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实现思维的发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是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结构等方面来联系起公式以及性质等,以此来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就会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辐射发散性思维,启发好学生,让学生可以从多个层面上出发来分析问题,真正实现一题多解,避免学生的思维出现僵化的现象[3]。

    5.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

    物理中的不少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枯燥,而新教科书中的“交流与讨论”“迷你实验室”等,大多数都是学生课外的实践和小制作等,再加上没有现成的器材,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多动脑、多动手,充分挖掘潜能,寻找性能相似的代用品。通过自己的摸索,让学生在实践摸索中创新。另外,可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物理兴趣小组探讨与物理有关的课题,如自行车中的物理问题、电饭锅原理与故障维修、照明线路安装;开展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带领同学参观工厂、参加社区活动等。通过以上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而且还可以增进生存体验,强化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4]。

    结语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就要积极对教材进行分析,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上出发,不断探究与发现问题,这样也就可以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志显.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思考[J].新校园(中旬),2018(04):105.

    [2]于景莲.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0):52-53.

    [3]黄思慧.高中物理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06):96.

    [4]施亚军.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05):8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