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汽车钣金修复技术》课程设计思路及教学方法研究
范文

    唐文 李啟尚

    【摘 要】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我国汽车碰撞事故也逐年上升。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汽车涂装行业逐渐被看好,各类的职业院校也都在新建或加大钣金修复技术的专业培训。作为本专业的教师,应该怎样对本课程进行设计以及如何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操作方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汽车;钣金修复;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78-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在车辆行驶中,难免会出行剐蹭现象。为了解决剐蹭后汽车车身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应用好钣金修复这项技能。因此《汽车钣金修复技术》这门课已成为职业技术院校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车身损伤分析,车身尺寸测量、汽车钣金修复基本工艺、车身损伤修复、车身零件的更换等;培养学生具备利用车身维修资料和设备对汽车车身进行钣金修复的能力,培养学生车身修复的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并注重学生社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进入钣喷工作王伟前的专业综合技能训练。

    由此可见,《钣金修复技术》是一门动手能力极强的课程。而现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与这门课程的实质相违背。因此,在《钣金修复技术》课程教学中,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以及这门课程的需求,需构建以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为牵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性质。

    本课程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车身修复能力、美容装饰能力、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及拓展业务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汽车专业的专业基础拓展课程。

    2.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能力目标,旨在让学生达到一定的操作能力基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使用车身修复常用的钣金工具;能使用车身修复的测量用具和测量仪器;能使用车身修复的牵引设备;能使用车身修复的板件校正设备;能使用车身修复的大梁校正设备。二是知识目标,旨在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正确识别各种钣金工具;能正确掌握车身修复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判断;能掌握牵引设备的工作原理;能掌握板件校正设备的安装方法与使用要求并能掌握大梁校正設备的工作步骤。

    3.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适应目前中职生源情况的变化,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主体”的现代职教思想来设计本课程。探索建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适合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4.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汽车钣喷岗位工作任务和任职要求,参照国家汽车维修职业资格标准,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突出汽车钣喷工职业能力培养,选取课程内容。以汽车车身碰撞刮伤后钣金维修的基本工艺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线,分为几个独立项目单元来学习钣金技术的专业理论和实用技能:车身损伤分析、车身尺寸测量、汽车钣金修复基本工艺、车身损伤修复、车身零件的更换;选择常见车型的常见车身故障,和常用的钣金设备,以钣金案例为典型任务,以常用设备为手段,设计制作一定数量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均采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思路,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教学方法手段

    汽车钣金修复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若教师还是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会使学生被动地学习,从而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些教师虽然会添加少许实验内容,然而大量的灌输理论而轻实验的教学方式,虽然为学生的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致使教学过程与实际操作相脱离。因此,可以用到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1.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含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2.对本门课程实施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应选用典型车型的修复过程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进行汽车车身的修复的学习。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汽车车身修复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汽车维修工艺过程及技术要求。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趋势,贴近企业、贴近生产。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李昌凤.手把手教您学汽车钣金修复[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47-48.

    [2]顾平林.汽车碰撞钣金修复技巧与实例第4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年:52-60.

    [3]唐芳.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比较[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学报,2011(4):37-38.

    [4]叶丽珠.“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54-156.

    作者简介:唐文,毕业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学士 讲师。

    李啟尚,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学士 讲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4: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