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
范文 | 韦雪芳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是小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途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需要面临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准备课堂教学,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172-01 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乐学、会学、学会,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问题。这也是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因此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围绕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态度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师首先就要更新数学教学观念,转变自身的角色,即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扮演着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由“学会”转为“会学”,这样可以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为了将每一节课上好,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教师要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首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进行了解;其次要对教材进行认真钻研,领会教材意图,对教材要灵活巧妙、创造性地使用。最后要深入研究教法学法,对新课程理念进行认真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课后认真反思总结。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才能使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得到提升,最终取得师生共同成长的完美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做深入的研究,找准教材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后,进一步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乐学、好学。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少,接受能力差,数学知识有的比较抽象,这样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重教法和学法。如:在教学“百分数认识”一节时,课前教师应让学生搜集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从事例中找出百分数的话题。可分组让学生进行汇报,提出有关百分数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巧设悬念,探究新知,让学生感到新知不新,难点不难,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三、开展广泛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智发展水平,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通过安排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现实意义。学习素材可以是与自身身体结构有关、与班级学校里的人或物相关。例如,学习“图形与位置”时可以选取教室、操场或所在城市的标志建筑物等作为学习的背景。由于学习环境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保护了学生较强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为学生提供他们生活所需要的数学的同时,更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四、改變练习模式,巩固教学效果 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运用多媒体设计的一系列练习题目,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可以通过电脑预先准备多种类型的题目,全方位、多角度地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练习。同时,多媒体的优势还体现在能够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动态题目,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鸡兔同笼”等形式,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巩固自身所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开展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省去板书的时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习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出一个笑脸,然后伴随着声音“你真棒”,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屏幕上可以为学生显示“再接再厉”等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增强了,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了。 五、选择生活例子,增强数学实用 生活是大课堂,一切学习都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例子、场景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对于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如果数学老师在讲课中,将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小场景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并让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了减少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发生,教师可以从小学开始就要注意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生活中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无疑将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所以,多鼓励你的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循环往复,对于数学效果的提升大有裨益。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时,又在运用所学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应对教材的系统性掌握得好,又善于体会理解编者的意图,再有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那课堂教学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孔森.强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益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 [2]黄龙.试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