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1)
范文

    刘正威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要将素质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学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游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和鼓励他们在互动中掌握更多的解题技能,感知到学习的最大乐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固化,容易使学生衍生出严重的抵触情绪,而教师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去组织教学活动,因此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导致了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数学游戏的实践应用,正是解决这一弊端问题的关键,教师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有利于学生成绩的进步,认知水平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数学;实践应用;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43-02

    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数学教师不能始终沿用灌输式指导方法,要求学生盲目的完成这样、那样的学习任务。而是要用数学游戏,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集中他们的注意力,组织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练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达成心中所愿,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挑战自我,成为一名高素质、全能型的建设人才。数学课上的数学游戏化教学,更符合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实践应用的价值很高,有望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下面笔者对此阐述了几点新的看法,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有效的借鉴。

    一、遵循基本教育规则

    教师在开展数学游戏教学时,应当遵循小学生自然的成长规律和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两项基本原则。首先,科学合理的设计游戏层次。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所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就是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主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有效方式分配游戏资源。能力较强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学会角色扮演,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互动中取得阶段性进步,在全面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1]。例如,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堂当作“超市”,桌椅当作是“柜台”,书本、文具等当作是“交易物品”,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促使学生在相互“交易”的过程中明白加减的含义,并且能够对加减的概念进行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数学亲切感的增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选择多样游戏形式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课堂要求的多样性,使得游戏的形式也应该有所区别。首先,在新课导入时,可以采取情境设置以及设疑提问的形式设置游戏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新课是陌生的、未知的,所以他们往往对新课充满着恐惧的心理,甚至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新课,就必须在新课导入环节入手,改变学生的抵触心理[2]。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导入的形式让学生放松心情,例如,在學习加减法的实际运用时,学生虽然对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实际运用还是知之甚少的,所以老师就可以通过一个情境游戏让学生感受一下加减法的实际运用。老师组织学生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老鹰抓走两只小鸡,然后要补上三只,问学生现在一共有多少小鸡。通过这样的游戏操作,让学生了解了加减法的数学应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游戏环节突破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掌握度。例如,在学习“时间的概念”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时、分、秒等概念,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时、分、秒,然后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想变角色必须走上一周,即分走过60个小格就会变成时。通过这样的游戏环节就可以帮组学生清晰地认识时、分、秒。

    三、增强学生学习热情

    游戏的运用,使得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大部分小学生的注意力较差,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有一部分时间注意力是不在学习上[3]。数学本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刚刚接触这些理论性较强的数学公式、概念时,他们会觉得太难,因此,他们的注意力会转移有趣的事物上。此时,通过运用游戏,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论知识,他们不再觉得数学理论知识较难理解,而是能慢慢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整节课堂上不能一直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然而,游戏的运用,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也慢慢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我们以“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为例,事先教师让学生准备好5角、1块、5块、10块、20块的人民币,同时,教师要事先准备好50块、100块的人民币。为了能让学生快速的认识人民币,教师组织了这样的游戏,即:哪位学生认识的人民币最多。此时,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游戏,展现他们的能力。在本节课中运用游戏,加快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步伐,又让数学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

    四、合作强化知识应用

    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应该提高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在不断的探究和讨论中提高数学学习的成果,在课堂中构建一个高涨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有所提高[4]。例如,教师在对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游戏设置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没三个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中给学生分配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和一个直尺,之后要求学生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教师要求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进来,小组中可以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进行记录并计算,有人负责检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将长方形纸片的周长计算出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解答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应用数学游戏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更好的发挥这一教学方法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就要积极寻找数学教学与数学游戏之间的联系点,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地钻研教材,并对实际教学进行及时的反思。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游戏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出更好的教学环境,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坤森.数学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上旬,2015(6):114-115.

    [2]徐杭红.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5(39):71-72.

    [3]王洪丽.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4):79-80.

    [4]马志明.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游戏教学[J].学园,2015(10):44-4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