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师指导家长倾听的策略研究 |
范文 | 张帅 李琦 【摘 要】家长正确倾听幼儿是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基础,更是形成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保证,本研究以五所幼儿园的7名教师及73名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及问卷法,调查了教师指导家长傾听的现状,结果发现,教师对家长倾听的指导并不充分。本研究通过对家长、教师的调查,以及对现状的总结,提出一些教师指导家长倾听的策略,即:教师应该丰富指导形式;规划指导内容;创新指导观念。笔者希望通过以上三种策略,改善幼儿教师指导家长倾听的现状,提高家长倾听水平。 【关键词】倾听;幼儿教师;家长;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31-01 一、4-5岁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4-5岁又处于幼儿语言发展的加速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幼儿更需要表达的机会,家庭环境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境之一,父母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肩负着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重任。而倾听又是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这就对父母的倾听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言发展在幼儿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时候,能够发展其社会性,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家长有责任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交往氛围,积极倾听,使幼儿更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进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教师指导家长倾听现状 1.指导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由于大多数幼儿园对家长的指导未涉及到倾听领域,教师集中主要力量在教学上,鲜有对家长倾听的指导,指导少且多为个别指导。访谈结果显示,被调查5所幼儿园的7名教师均能意识到家长倾听幼儿的重要性,其中有一名教师表示,她有意识地指导家长进行倾听,但是这种指导只与主题活动的活动延伸交叉,指导形式受限。还有一名教师在了解到班级部分家长倾听中存在问题时,在家长开放日中设计了一个短暂的关于家长倾听的交流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其余的五名教师均为在家长有指导需求时进行简单的交流,教师极少进行集体指导。 2.指导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 教师主要以家长倾听中遇到的问题为指导内容,多停留在如何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上,缺少在倾听中的宏观指导建议,指导内容不成体系且缺少对倾听技巧的指导。指导完成后,家长只掌握了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遇到其它倾听的相关问题时仍无法正确应对,这种具体指导虽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却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此外,教师指导家长倾听还存在内容零散且不全面的问题,教师只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对可能发生但未发生的问题预见性低,把眼光停留在当下,不能防患于未然,从根源杜绝问题的发生,只是一味地“追着问题”解决,导致一种十分被动和尴尬的指导现状。 3.指导观念滞后,缺乏创新性。 观念决定行为,教师的指导观念是指导工作的灵魂。教师对家长的倾听指导多为面对面进行,“只有面对面才能更好地交流”的观念限制了教师指导工作的有效性。被调查的大多数教师表示一般基本不会通过其他方式指导家长倾听,教师指导观念滞后,家长倾听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高效地解决。 此外,教师指导观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知识储备不足,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倾听知识的学习,厚积薄发,没有一定的理论积淀显然不能形成前沿的指导观念。当遇到实际问题时,教师只能给一些建议,有时不能站在理论知识上俯瞰实际问题。教师更新指导观念,不仅有利于帮助家长进行有效倾听,而且能够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形成。 三、教师指导家长倾听的策略 1.丰富指导形式。 (1)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根据每个幼儿与家长沟通时的不同表现,制定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方法。为家长制定“倾听行为存折”,当家长有积极倾听行为时记为存入,反之,则记为支出,一段时间后核算余额,教师分析每个家长的“存折”内容,并制定个别指导方案,“对症下药”,精准指导。同时改变原有的以个别指导为主的工作方式,加大集体指导在工作中的比重,定期举办有关家长倾听幼儿的专题讲座,改变家长倾听态度,讲授倾听技巧,使家长了解什么样的倾听行为能让幼儿更乐于表达,以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从而建立更为融洽的亲子关系。 (2)教师指导与家长交流相结合。 除了教师指导外,家长间的相互交流也是提高家长倾听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家长交流的方式可以有多种途径,如教师安排专门时间进行网络交流,家长相互讨论,取长补短;或在家长开放日时设计关于倾听的交流环节,这样不仅家长得到了建议,同时也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规划指导内容。 从倾听的基本理论出发,介绍倾听相关知识及研究成果,提高家长对倾听的重视程度,逐步过渡到对家长倾听实践的指导。 教师首先应明确国内外有关倾听的研究成果,如安德鲁·D·沃尔文等所著的《倾听的艺术》认为:“孩子们需要愿意付出宝贵时间的父母作为倾听典范。”可见父母的倾听对于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语言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可以从倾听的重要性入手,逐步引入理论内容。讲授内容分专题进行,将内容进行分割,减轻家长一次性学习的压力,提高家长的接受程度。讲授周期可以设置为一学期到一学年不等,给家长充分的实践反思时间。 3.拓宽指导渠道。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如今我们处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为教师及家长的沟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教师应更新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便捷的网络资源为工作服务,如采用远程直播和微信推送的方式进行多渠道指导,教师发起直播,家长作为观看者可以通过弹幕、评论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随时提出问题,发表看法等。微信群里分享文章及视频,可以是权威人士的建议,也可以是普通家长及教师的心得随笔,分享后家长可以随时针对分享内容并结合自己与幼儿交流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展开探讨,这种方式对家长时间及精力要求较为宽松,有助于在零散时间里帮助家长了解倾听知识,进一步掌握倾听技巧。 (2)不断更新知识。 教师的力量源泉在于不断学习,丰富理论知识。作为幼儿教师,面对着千差万别的幼儿及家长,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也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教育观念,用新时代的方法解决新时代的问题。传统观念固然有其存在的必要,但新观念有时更让人容易接受也更具有效性,丰厚的知识储备是创新观念的前提,教师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真正做到终身学习,才能创新观念,以实现促进儿童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美】安德鲁·D·沃尔文,卡罗琳·格温·科克利.倾听的艺术[M].吴红雨,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季媚,冯晓霞《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王晓娟.幼儿家长倾听行为现状及策略探析[A].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