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
范文

    王鹏

    【摘 要】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微课应用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既可以将微课应用到语文课文的理解中,也可以应用微课解决课文中的难题,利用微课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微课 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139-02

    一、微课概述

    微课是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普及的形势之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微课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为学生呈现碎片化式的学习内容,并添加一定相关的扩展素材,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还包括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素材资料、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练习题、教师点评等辅助性的教学资源。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它将这些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素材,有机地融合在一个教学视频中,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微课是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又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它的内容精简而丰富,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类型多样、结构紧凑。微课的教学时间一般来说比较短,符合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虽然时间较短,但主题突出、内容明确。微课的趣味性比较强,可以通过动画、视频、音乐,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微课的针对性比较强,反馈及时,参与者能够及时地观看教学行为,获得反馈信息。

    二、微课运用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大势所趋。

    三、微课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微课教学方式新颖且生动,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将它应用到学生的课前预习中,利用微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预习新课。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观看关于鲁迅生平介绍的微课,对鲁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微课主题鲜明、内容短小精悍、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限制的特点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叶圣陶认为,应“在习惯未养成之前,取个正确适宜的开端”。教师要培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合理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自身学习特点自主选取微课内容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学习。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巧用微课引导学生逐步“深造自得”。

    (三)用于教研交流。传统的有效语文教研一般通过公开课、说课、教师集体备课等形式开展教研讨论。但这些形式都要经过几天的精心的安排和组织,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时还会趋于形式。而凭借微课进行教研,语文教师可通过制作优质的微课,阐述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虽然微课只有几分钟,但它同样是一个完备的教学过程。凭借微课进行教研交流相对于传统教研来说更加方便快捷,微课教研不仅可以现场开展,也可通过网络打破时空限制而进行。

    (四)运用微课,为阅读扫除障碍。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疑惑,有很多一时难以就地解决。这时可以同学间互助讨论,依然无法达成共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专项指导。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阅读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时,有学生产生了一个疑问,就是作者在小说融中入了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学生觉得这一点略显多余,是否可以删去?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微课上进行引导,对这些环境描写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其中的意义。教师通过微课指出,小说中有不少环境描写,貌似没有什么作用,实际上起到了为后文作铺垫,暗示了情节的发展,烘托了人物心情等作用,教师通过微课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弄清楚了心中的疑问。

    (五)利用微课解决课文中的难题。对于中学语文课文中的有些难题,只依靠教师用语言去解答,比较枯燥、单一,有时语言也不能够完全解答语文课文中的各种问题,然而利用微课可以通过视频、图像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各方面的感官,充分地了解课文中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对于课文中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之处,有些学生会不理解,对于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能够深刻体会。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出两处自然环境描写的图画,展示出这两处自然环境描写的环境不同之处,一幅图天空蔚蓝,海水碧绿,而另一幅图天空晦暗,大海的颜色也变得灰暗。这两幅图画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再结合课文叙述的内容,学生便能感受到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心情是相互映衬的。蓝色的天空、碧绿的大海与主人公一家人兴奋的感情相互衬托,而晦暗的海面和天空,也与主人公失望、沮丧的心情相互映衬,形成鲜明的对比,为表达人物不同的心境而服务,这时学生便能够理解这两处自然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如果只是依靠教师用语言去解释,学生难免不能够非常深刻的理解,而利用微课的画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视觉冲击,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难点。

    四、结语

    总之,微课的出现,激活了语文教学方式,激發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微课作为一种冉冉升起的教学新手段,必然会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孟秦.语文“微课”的产生背景及作用[J].教学博览,2014(6).

    [2]景淑香.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6(10).

    [3]武小桐,陈飞,吴建伟.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理论探索,2015(2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