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头像雕塑课程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初探 |
范文 | 高伯寅 【摘 要】在我国现有的美术教学体系中,通常以美术鉴赏为主要教学内容,传统平面画种为辅助,配合美术教学的多样性发展,还开设了如陶艺,纸雕,蜡染,漆画等特色课程,极大程度的拓宽了美术课程的边界。大多数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立体造型的课程涉及相对鲜少,雕塑作为一种传统的三维艺术进入课堂既符合了美术日常教学目标以及审美目标的具体要求,又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平面造型思维与立体造型思维之间的相互转化,并逐渐养成立体造型审美的修养和习惯。 【关键词】头像雕塑;美术教学;内架搭建;创造力;立体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51-01 在美术基础教育呈现多元化,宽领域的发展形势下,雕塑课程的设置也为学生的审美认知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为保证雕塑教学的系统性及其科学性,学校雕塑课程通常以头像雕塑作为切入点,以写实为研究方向得以开展。 一、头像雕塑课程的界定范围与整体审美认知 头像雕塑是肖像雕塑中的一个主要创作内容,也是人物雕塑的必要组成部分。通常在视角的正面和侧面可将人物头顶的最高点到颈窝以及头像正背面的头顶最高点到第七颈椎的这段距离定位成头像雕塑的表现范围。但头像雕塑并不意味着只局限于头部,更应是包含脖子,颈窝,甚至锁骨和肩峰在内的相关内容。具体需要我们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认知:首先,创作者本身对模特的感受程度,如模特的身份,气质,精神面貌等。其次,创作者自身携带的审美倾向,即作者发现美和创造美的主观臆断。第三,作者对客观物象的艺术把控力,即结合对象,气氛,光线,空间分割,对头像雕塑所占有的“场”的控制力。 二、头像雕塑课程的抽象空间理解和立体思维构建 美术教学中,头像雕塑课一般采用圆雕的形态方式呈现。圆雕是具有纵深感的一种体积范畴的概念,这种客观存在就要求学生在一开始先入为主的去构建一个立体的认知意识,在脑海中形成经纬网状的立体构成,粗算或是预判客观对象在客观环境中实际占有的空间体量大小,外轮廓剪影特征,上下,前后,左右高低点之间的距离等等。在制作头像雕塑之前先过眼,后过脑,脑海中形成一种三维的图像,将这种原始的模糊的虚拟图像进行迅捷的捕捉与选取,最后输出,整个过程更注重三维思维的概括与连贯,同时也对学生脑,眼,手的适应速度与反应程度提出了新的考验。 三、头像雕塑课程中实践过程的理性思考 在整个头像雕塑的创造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环节开展练习:第一,在想法输出的过程中,需培养学生掌握对象的基本体量,即制作真人头像需要多少泥量,头像中哪个部分是用量最多的,哪个部分是用量最少的,有的放矢的去准备雕塑用泥。第二,具体实施阶段——雕塑内架搭建。雕塑内架搭建是头像雕塑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之一,内架如同人体的骨架,搭建时要具备坚韧的耐心,切不可偷工减料,马虎大意,如若内部架子敷衍了事,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则会出现漏架子,干裂,掉泥的现象,影响创作效果与心情。头像内架搭建,大概分为准备底板,承重木条,钉子,铁丝,钳子,十字环,手套,口罩等,基于安全性和科学性考虑,这些材料每一项的具体操作方法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教师的要求来执行。比如如何快速搭建主承重木条,巧妙制作十字环,准确估算十字环的悬挂位置及其数量作用等。这些也都是在雕塑教学中要贯穿学习过程始终,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四、个人情感的介入对于头像雕塑前期准备工作的意义 艺术创作是在尊崇客观世界的基础之上进行主觀构思的过程,并不是一味简单的复制或是改造,而是一种艺术思维的“创造”。无论任何艺术形式归根结底是情感的传递与表达,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也势必是情感的最终载体,艺术没有了情感也就失去了它的灵魂,苍白空乏。因此,在头像雕塑课程学习之际,学生应具备自己的真实情感,通过习得一定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从心出发,用心体会和感受客观物象,通过雕塑这种语言传递出来,这样作品才更加具有说服力。 五、头像雕塑基础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创造力一直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头像雕塑的特质使得这种艺术创造力更加直截了当。首先,头像雕塑在视觉层面上可划分成多个面形关系,并且从开始酝酿制作到后期翻制安装成型,每个流程都是对所使用材料的尊重与重组,优化材料固有属性,力争最大程度的达到预设效果。其次,在空间范畴上,由于雕塑属于立体造型艺术,所以,雕塑呈现出多种姿态的韵律关系与线面关系,客观上分割了正负空间,产生遮挡与被遮挡的关系。再次,学生主动的去接受创造,回归到泥土本身,感受泥土的温度与真实。同时,头像雕塑课程在开始阶段的表现内容为日常生活中鲜活的人,这使得学生在初次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切身实践,对物象进行了另一种诠释。 毋庸置疑,雕塑是一种五感的创造,作为艺术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雕塑课程应当为当下美术基础教育产生一定的贡献,更不应该缺席。如果说素描训练是学习艺术的必经之路,那么雕塑就是这条漫漫长路上必不可少的风景,而头像雕塑课程的学习就是开启雕塑艺术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7.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美术鉴赏》[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5. [4]华龙宝.《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教程—雕塑》[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7. [5]顾平.对学校美术教育内容的新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