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怎样做好高中历史主观题 |
范文 | 刘卫超 【摘 要】当前,各个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相继出台,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是3+1+2模式,即文科历史是必选科目。这进一步凸显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主观题在历史课高考中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题型,要求高中学生能够分析材料,再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类题型对于考查考生掌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一种极好的检验方式。所以主观题对于考生而言至关重要,那么掌握解题技巧就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256-01 新一轮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简称《课标》)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明确提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目标是:要培养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并指出其五者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唯物史观是诸素养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要素中价值追求的目标。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历史主观题的答题过程就是在体现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所谓历史主观性试题,是指除选择题外必须用文字表述的试题,它包括材料题和问答题。这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些考生的总分成绩。通过对主观题的考查,事实上也是五大核心素养的体现。引导学生认清历史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逐步形成具有歷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在历史高考题中,主观性的题目一般包括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两种,根据出题的方式及出题人的意图又可以分为叙述性主观题、开放性主观题、分析性主观题、比较性主观题、评述性主观题、材料式性主观题等不同种类。 不管是哪种类型,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综合性。所有的主观题跨度都比较大,设计内容往往不只是一节或一章的内容,有时甚至跨越几本书。这些内容会横向联系,或综合贯穿,或古今相连,或中外相较。在形式上,题目中既可能出现史料文字、数据表格、图片资料、地图区域,也可能出现典章制度、报刊杂志、地方史志、名人专著等。2.探究性。主观性试题的内容不管有多灵活多样,有多复杂,但都有一个主题,整道题围绕这个主题从各个方面进行提问,往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由古到今,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剖茧抽丝,运用理解和分析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并不固定,重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考查。3.实践性。也就是说,这种题型最终要考查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考查学生阅读、解读、分析、提取材料和文字表述的能力,并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 既然不管哪种类型的主观性试题都有这几个特点,那么在做题方法上肯定也有相似相通之处,在这里,也稍作总结。 一、读题 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题意。 (1)明确问题:有效信息的有效都是针对具体的问题而言的,没有问题也就谈不上“有效”,所以在解读史料之前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问题,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问题。(2)判断题眼:无论文字,还是图片,材料提供始终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找题眼所在,这就是解题的突破口。(3)划分层次:很多问题的答案的结构就是材料的层次。因此,要注意对材料划分层次,一般以句号、分号、省略号为依据,尤其要注意省略号两侧的语句。(4)回归教材:虽然材料题一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新设问,但必然与教材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这里的联系,一是指题目以教材内容为背景,二是指题目的一二处设问需要从教材内容来确定大致的方向。确定了材料和教材内容的联系后,回答问题就不会太难。 二、审题 这是解答问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许多考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识和思维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审明题意和抓住思路,答题乱了套,甚至答非所问,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也起不了作用。要做好这一点,必须注意这几个方面:1.审要求。审题首先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要学会分析试题的结构成分。2.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难点。3.审题型。审题时还应判定该题属于何种题型。4.审求答重点。试题的问法,提问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题的重点也就不同。要结合材料、所学相关知识及自己的个体感受和独立思考来确定答案的重点,有效地组织答案。 三、审“答案” 要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分析,使答案尽量规范化。这一要求实际上要求学生作答时必须做到这几点:1.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2.叙事有序,论证有力。历史答题离不开史实的叙述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叙述史实要有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分析论证时要直击要点,观点明确,言之成理,确凿无虚。3.详略得当,要点全面。要学会繁中求简,杂中取精,当涉及内容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就要简明扼要;相反,则答案应相对比较详细具体。4.文字准确,条理清楚。在考试过程中,不管题型是否见过,题是不是很难,都应该用最准确、精炼、清楚的语言来作答,而不能出现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者采用“多答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卷老师去“拣破烂儿”。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的作答实际上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不能忽视。 在实践中,我们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在这种题型的做题方法上的训练,通过这种题型的训练也能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在这里,就不针对具体题目进行分析了,我们已经见过做过的太多了,只希望我的这些建议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华平.《高中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2]康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