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Notch受体的表达 |
范文 | 崔玉秀 赵娟 孙璐 马少林 孙红 【摘 ?要】目的:結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Notch受体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2月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实验组,根据转氨酶的高低分为转氨酶大于100U/ml组和转氨酶40-100U/ml,另外收集4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Notch受体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转氨酶大于100U/ml组的和转氨酶40-100U/ml组血清中受体Notch1、Notch2、Notch3和Notch4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转氨酶大于100U/ml组的血清学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转氨酶40-100U/ml组(P<0.05)。结论:随着转氨酶升高,Notch信号通路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中表达明显增强,值得进一步进行试验研究。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Notch受体;表达意义 【中图分类号】R512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0022-01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世界上久治不愈的病原体之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人体感染HBV后,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坏死性疾病,HBV属于嗜肝DNA病毒[1]。肝脏疾病发展过程中HBV和宿主之间出现了复杂的相互作用,免疫应答介导了肝脏的炎症性疾病[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Notch信号与细胞的命运决定和免疫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最近,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对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应答过程中,Notch信号对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和B淋巴细胞等外周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分化方向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考察Notch受体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我院慢性乙肝患者42例。根据转氨酶的高低,将实验组分为转氨酶大于100U/ml组和转氨酶40-100U/ml,其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在26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56.7岁。另外42例同期收集正常人做为正常对照组,年龄在28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57.9岁。实验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1.2研究方法 根据转氨酶的高低分为转氨酶大于100U/ml组和转氨酶40-100U/ml,另外收集4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试剂盒购自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血清Notch1-4受体测定均采用ELISA法;所有检测项目均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采用标准的EIISA程序。在相应孔中加入待测样品、标准品和空白对照各100ul/孔,待测样品为实验组患者的血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都要加入。采用双复孔的办法(其中血清浓度要采用梯度稀释的办法,提前选择最佳反应浓度)。ELISA滴度表示为最后稀释度的对数,OD值≥0.15并且至少是阴性对照的两倍。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以 ±S表示。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转氨酶大于100U∕ml组的和转氨酶40-100U∕ml组血清中受体Notch1、Notch2、Notch3和Notch4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转氨酶大于100U∕ml组的血清学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转氨酶40-100U∕ml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 讨论 Notch信号通路在进化过程中严格的保守,它通过与邻近的细胞之间相互作用来精确地控制各谱系细胞和组织的变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Notch与肿瘤发生以及免疫系统功能调控等生理和病理的过程关系密切。研究发现,Notch的4个受体在成人肝脏中都有表达。在肝脏的发育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转氨酶升高,Notch信号通路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中表达明显增强,值得进一步进行试验研究。但本研究选取样本较少,且全为我院患者,加之因时间,患者自身病情等因素,未进行更长期随访研究,可能对本研究结果可信度造成一定影响,此结论有待多中心、大样本实验证实。 参考文献 [1] Hansson EM, Chapman G, Lendahl U. Notch singaling in disease[J].Semin Cancer,2014, 14(5):321-328 [2] Wendorrff A,Koh U,Wunrlich FT,etal.Hsl is a critical but context dependent mediator of canical Notch signaling in lyphocyte deveopent and trasforation[J]Immnity,2017,35(5):681-68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