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特点与先兆流产及其预后的关系 |
范文 | 蒋琴 白艳 肖咸英 柏禹竹 【摘 ?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在先兆流產妊娠妇女和正常妊娠妇女中的表现特点,并对不同预后情况下先兆流产妊娠妇女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特点,为早期预测和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2017年8月~2019年3月经我院进行妊娠期产检和分娩的248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13例在妊娠4~8周出现先兆流产为先兆流产组,另135例未发生先兆流产的妊娠妇女为正常妊娠组,比较两组妊娠妇女同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指标,并将先兆流产组妊娠妇女的预后分为预后不良亚组和预后良好亚组,对两亚组先兆流产首次发生时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先兆流产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EDV水平下降,S/D、PI以及RI水平均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亚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EDV水平下降,S/D、PI以及RI水平均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通过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对于预测先兆流产预后有一定的作用,临床可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对其预测阈值进行研究。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先兆流产;预后 【中图分类号】R445;R714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0034-01 先兆流产是妊娠早期(孕20周以前)出现以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的妇产科疾病,临床普遍认为先兆流产时胎儿是存活状态,部分妊娠妇女可出现腹痛,目前我国临床先兆流产的发生率约为25%[1-2]。近年有研究显示,先兆流产可能增加妊娠中后期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已被多数学者认为与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以及胎儿生长受限等多种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妊娠早期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在孕早期先兆流产和正常妊娠以及先兆流产不同预后情况下的表现特点,探讨其在预测先兆流产以及妊娠结局中的临床价值,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2017年8月~2019年3月经我院进行妊娠期产检的248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停经4~8周,经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试验显示为阳性;2)年龄21~37岁;3)先兆流产组妊娠妇女伴有阴道流血;4)正常妊娠组为非计划生育拟行终止妊娠术者;5)自愿配合完成相关检查和妊娠结局调查。排除标准:1)无法确定末次月经或近3个月月经周期紊乱者;2)既往有葡萄胎妊娠史或连续2次以上流产史者;3)异位妊娠或伴有子宫、阴道或宫颈病理改变所致阴道流血者;4)无法配合完成彩色超声多普勒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检查者。 1.2方法 1.2.1超声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X300超声仪及其配套6.0MHz阴道内探头进行检查,检查前须排空膀胱,记录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指标,包括收缩期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每项指标均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标准值。 1.2.2研究方法 收集两组妊娠妇女孕4~8周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指标标准值,其中正常孕妇取孕4~8周中末次超声检查结果,先兆流产妊娠妇女取阴道出血后首次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根据保胎结局将先兆流产妊娠妇女分为预后不良亚组和预后良好亚组,对两个亚组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指标进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描述,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先兆流产组和正常妊娠组孕4~8周动脉血流检查结果比较 先兆流产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EDV水平下降,S/D、PI以及RI水平均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先兆流产组不同预后亚组孕4~8周动脉血流检查结果比较 预后不良亚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EDV水平下降,S/D、PI以及RI水平均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母体和胎儿之间的氧气及血流输注是保证胎儿孕育的重要条件,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可通过气血流动来回转移,因此通过超声观察子宫动脉的血流灌注情况可以对胚胎的发育情况进行预判。目前先兆流产的病因较为复杂,可因遗传因素、子宫病理改变、免疫低下、感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所致。虽然临床针对不同因素所致的先兆流产有相应的对症干预措施,但保胎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预防先兆流产的发生成为本次研究关注的焦点。 胚胎组织学研究表明,正常的胚胎孕育早期滋养细胞对延伸至蜕膜和肌层,将螺旋动脉从小口径活性血管逐渐扩张为为宽口径低阻力血管,为给胎盘提供大量血液提供基础。而先兆流产的发生则是在螺旋动脉转变过程中发生缺陷所致。本研究通过对近2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孕早期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先兆流产的113例,与正常妊娠妇女相比,在先兆流产发生时其EDV水平明显下降,而S/D、PI以及RI水平均明显增高,其中EDV水平的下降则提示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下降较正常妊娠妇女明显加快,从而使PI、RI增高,呈现出高阻型血流特点。这与上述相关学者所述先兆流产早期螺旋动脉血流异常存在的结论一致。 除此之外,笔者通过随访先兆流产妊娠妇女是否保胎成功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显示,以保胎失败为预后不良指标的妊娠妇女其在先兆流产时的EDV下降较保胎成功的妊娠妇女更低,因此相比较而言预后不良先兆流产妇女的RI、PI水平更高。由此笔者推测孕早期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的变化对于预测先兆流产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多普勒检测在妊娠早期存在对胚胎或胎儿存在热效应反应,影响其发育,因此并不能作为常规检查手段。目前仅可以此为依据对保胎方案和预后进行判断,而具体的预测阈值则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参考文献 [1] 刘新娟,王静,黎东梅,等.孕早期先兆流产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11(3):45-48. [2] 曹姗,赵紫薇,周萱,等.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先兆流产的影响因素[J].河南中医,2017,37(5): 875-87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