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进行德育渗透 |
范文 | 杨兴德 【摘要】随着城镇化发展趋势的进一步推进,大量农村工作者开始涌向城市,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与此同时,这也造成了“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且留守儿童数量在这些年也在飞速增长。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群体,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基于语文教学和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引导工作,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德育 引导 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156-02 留守儿童由于德育教育的缺失,在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时,不能正确面对压力,造成一些过激行为,如离家出走、打架斗殴等。因此,当前实行素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教育刻不容缓。笔者所在的班级,留守儿童居多,因而如何利用语文学科优势,来引导这些孩子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建立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一大课题。本文基于如何利用语文学科优势来对留守儿童进行德育进行了探讨,希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参考意义。 一、利用语文素材,挖掘德育素材 优秀的文章,除了优美的文字外,也应该具备积极向上的思想,具有人文性和时代性。现如今的语文教学素材,除了蕴含文化知识,在课文选择上,也更为看重学生的素质道德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学素材进行深度的剖析,善于发现课文中包含的德、善、美,发现素材中的德育知识,将这些优秀的美德,贯穿于教学之中,让留守儿童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其在面对问题时,有正确的态度来面对问题。 二、改变传统教学思想,正确引导学生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其心理的健康成长也很重要。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积极地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让他们不断地去发现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应该正确面对问题,不要消极悲观,应该积极主动的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一些品德,如不怕困苦、和平友爱等等。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仅仅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方法是行不通的,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构建开放型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们融入到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让孩子们养成积极发言的性格,建立学习的信心。比如在讲解《放弃射门》这篇课文时,笔者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从学生出发,引导学生们自主阅读,放手让他们去对课文内容进行领悟。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采用了“三步阅读法”,即边读书,边思考;分主次,抓重点;细品析,悟真情。同时,笔者组织小组讨论活动,交流阅读心得, 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悟到福勒放弃射门所表现出来的高尚风范,从而体会到人性的美好。在交流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致,课堂气氛也变得和谐。由此可见,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指导学生写作,进行德育教育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手段。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开展习作训练时,往往关注的是写作技巧,但是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更需要让他们掌握观察世界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因此,教师要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点和辅导。 与传统的习作训练不同,在组织留守儿童进行写作时,笔者与这部分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到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也初步感受到了这部分孩子性格的不同。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设计了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写作活动。回到課堂上,笔者让学生们结合写作主题,先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尽情表达,相互交流。基于学生们的表达,笔者也给予了相应的指导,从而消除他们内心的疑惑,让他们挖掘幸福的真谛,也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接下来,我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写作,让学生们通过写作来感悟生活的美好,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总之,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教师要积极地挖掘语文的德育元素,为留守儿童、性格有缺陷的儿童等特殊的群体带来积极的影响,让他们健全人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真正成长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许馨元.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J].散文百家. 2019(01) [2]黄源长.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 2019(05) [3]黄存政.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