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时效性的对策研究
范文

    杨志刚

    【摘要】随着现在变革教育制度的进行,清晰的教育目标,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人们把焦点更多的关注到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更多的受社会关注。

    【关键词】小学生 ?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063-01

    一、教育形式要创新,良好气氛要营造

    和别的学科比较,在小学生的教育方法中,我们的德育教育要采取必要的特殊,因此在教师的教育方法上应当存在一些不同。相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用素质教育,增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显然是教师在今后教育工作中的主要目标,所以在小学的各门学科之间都要围绕着这个主要目标进行教学工作,德育教育和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看起来不是特别明显,在很短的时间很难看到效果成效。长久以来,我们学校德育工作都是依靠很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而这种形式特别枯燥,在学生来看,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也无法提高他们的兴趣,所以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的小学教师要及时对教学策略进行改变,要对教育模式及时创新,增强小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小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德育教育。

    二、教育模式要开放,改变封闭模式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因为社会上很多恶劣不良现象的影响,我们学校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境,校园在一定程度上把小学生禁锢在学校内,让学生们硬性的吸收接纳一个不变的社会规则和固有的价值观念。我们的学校要从真实的情况出发,很真实的去理解学生们的自身情况,把小学生从固有的书本中释放出来,并且还要在适当时候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社会实践,更多的对道德的练习机会,让学生们都有对道德情感释放的机会然后从中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有一定的认识,也让自己有不断提高和自我反思的机会,让学生更能做到真正的加入到社会中,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更能去自身感受这个世界。注重道德实践性,给学生练习道德的机会,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不过优良的品德不能单独依靠课堂教学而进行,还要加入必要的实践练习,而在练习实践的过程中不时地去总结自己学到的经验和教训,培养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意志更加的坚定,自己的行为更加的规范。而老师不应该把德育教育变成为自己形式的作业,应当和同学们一起加入其中。而在这个环节过程之中,不但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和其他同学沟通,防止学生们做出偏激的道德判断。

    三、教育灌输要自主,摒除强制灌输

    单一的灌输模式将道德和生活的联系切断,形成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联系的客观现象。对于说教形式的灌输,让学生很难对学习产生热情,对学习也不能自主,而当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学习才达到了学习的最有效的形式,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把教育的强制性摒除掉,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作为学校尽量做到让学校内的每一块砖都能张口说话、学校里的草木砖瓦也能有一定的影响力,而经过这样方法逐渐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方面,这样也就达到了熏陶教育的目的。我们的学校在设计校园内部环境的时候,多想到要创设一些能够影响到学生,能给学生建造优良的校园环境,而且学校要和家长共同合作,更多的通过校园文化改变学生那些不良的行为,作为校方要让孩子关注和加入学校所设计的环境中去,优良的学校情境不是学校成立时候就有的,而是在学校发展中,依靠每个老师形成的,它是学校的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建立的,而优良环境的设计也不是单纯的依照实施教育的人的想法设计,相反更要听取学生们的想法感受和建议。

    四、教育要结合家庭,要在生活中渗透

    对于小学生德育教育而言,其实它的目的不能单一的依靠书本中固有的知识存在,学生们特别需要能够自己去理解去感受什么是道德教育,從实际生活中获知真正的道德知识,从而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改变自己原有的错误的观念,从而不断的对自己约束。所以德育不仅要在学校中吸取,更应该设计到家庭生活中去,是需要学校和家庭一起来实现完成的。而在其中,进行德育教育的老师要和家长取得联系,经常有效的沟通,两者互相配合,为学生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老师应该对他的教学工作负责认,家长需要以身作则,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认为事情小而忽略不计,要养成学生该有的责任心,正确的公德心,能够做到对自己正确认识。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的德育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它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塑造和将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在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随时变换对学生德育内容方法方面的教育,促使小学生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将如何提高德育工作作为长期目标,要考虑到学校、家庭、社会各个因素方面,以学生为主体,设定出一个能够长期运用到德育教育工作的计划方法,以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黄艳莺.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新课程 (上),2018(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