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自制一次性负压引流球冲洗装置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范文

    方瑾

    

    

    

    【摘? 要】目的:观察自制一次性负压引流球冲洗装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神经外科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50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两个注射器交替使用。观察组采用负压引流球连接输液器再连接3000ml生理盐水软袋。结果:观察组在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手术时间这几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负压引流球冲洗装置在这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效果较好,医生使用舒适度高,医生、护士满意度较高,又大大的节约了手术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自制一次性负压引流球冲洗装置;神经外科手术;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0292-02

    颅内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而神经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大量的脑组织暴露于空气中,为了保护脑组织,术中必须用生理盐水脑棉片覆盖脑组织,还需持续用生理盐水冲洗术腔,以保证脑组织的湿润。以往我科护理人员都是采用两个50ml注射器交替进行抽吸,传递给术者进行冲洗,在手术刚开始时、颅骨打开之后进行血肿清除时,用注射器抽吸法勉强可以供应上手术所需,而在铣颅骨时,因为会有大量的骨粉产生,需要及时清理,并且颅骨铣刀在高速运转之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术野清晰、保护脑组织和给颅骨铣刀降温,都需要大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这时,无论是台上护士,还是台下护士都会很忙,可能抽吸速度跟不上冲洗的速度,从而影响整体手术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科护理同仁自制了一款负压引流球冲洗装置,临床使用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纳入标准:选取我院年到年在神经外科行颅内血肿清除患者50例,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年龄在41岁-68 岁之间,患者均为颅内出血,排除硬膜外血肿,头皮血肿和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前CT及MRI检查血肿大小相差不大,且为单发,各项化验指标无差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將5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术中采用50ml注射器抽吸,两个注射器交替使用。观察组采用自制一次性负压引流球冲洗装置进行冲洗。装置制作方法:将负压引流球连接引流管那一端连接输液器(去除头皮针段),将输液器连接3000ml生理盐水软袋,负压球另一端连接取下的输液器头皮针段(剪去钢针),将其剪至合适长度,方便医生冲洗。术中如需持续冲洗,只需将输液器调节器打开即可,如术腔血肿较多,只需挤压负压球,便可加大冲洗力度。如暂时不冲洗时,关闭输液器调节器即可。

    1.3 效果评价

    1.3.1 比较两组间使用后的效果,观察组无论是在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还是整体手术时间,都优于对照组。

    1.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 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两 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 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生满意度? 两组患者医生满意度比较见表1

    2.2? 护士满意度?? 两组患者护士满意度比较见表2

    2.3 手术时间??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见表3

    3 讨论

    自制一次性负压引流球冲洗装置在神经外科血肿清除术中应用效果较好,在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手术时间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医生冲洗时无需等待,想持续冲洗,只要把输液皮条调节器打开;想加大冲洗力度,只要挤压负压引流球;若不需要冲洗了,只要把输液皮条调节器关闭即可,从而可以做到不间断、持续冲洗[1]。洗手护士也不再是一直在抽吸生理盐水,而忽略了关注手术步骤,有更多的时间去配合医生进行其他的手术操作,从而大大的缩短了整体手术时间。巡回护士不需要经常去倒生理盐水,也节约了许多时间,可以去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手术进程,同时因为不用经常倒水,术中冲洗量大的情况下也只需更换2—3次3000ml生理盐水软袋,不用频繁倒水,也减少了无菌器械台被打湿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减少颅内出血病人术后死亡率[2]。因各方面都节约了时间,所以整体手术时间也大大缩短。本研究显示,与用50ml注射器抽吸相比,自制一次性负压引流球冲洗装置具有明显优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本装置也存在缺陷,就是如果不把输液器调节器关闭,还是会持续流出生理盐水,如果可以改为挤压负压球时,出水口出水,放松负压球时进水口进水到负压球内,而出水口不会自动流水,这样不用关闭输液器调节器开关,医生使用起来将会更加方便,此点有待持续改进[3]。

    参考文献

    [1]??? 白雪.数字负压吸引装置对促进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08):104-105.

    [2]??? 孙彪,刘梦友,李勤,朱伟伟,邓恒利,纪跃.自制简易持续负压吸引装置治疗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15例临床分析及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164-165.

    [3]??? 陈曦,丁先超,邰宁正,石磊,严志新.负压吸引技术在深度创面自体皮移植中的临床应用[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39(04):246-24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