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
范文 | 司倩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技术;关节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是一种常见疾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人体最重要的构造之一,完好无损的组织可促使患者胫骨向前运动,可维持膝关节稳定。但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出现损伤后,人体膝关节的稳定性明显受到影响,膝关节会失去平衡,会产生严重疼痛,影响患者自由活动[1]。再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是一种需要漫长恢复期的疾病,需进行精准的诊断,才能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探究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案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的价值,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一共收治10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在23-68岁,平均(45.58±4.30)岁。研究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在23-67岁,平均(45.23±4.38)岁。两组临床数据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51例实施关节镜检查,给予硬膜外麻醉,在患者的髌上囊实施关节穿刺,抽取渗漏液,在关节中注入生理盐水,充分扩充关节腔,并在患者的髌腱外部皮肤上制作一道0.3--0.5cm的切口,将关节镜插入关节腔,获取一定样本后实施检测,闭合创口。 研究组51例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患者仰卧,将专用线圈放在患者的膝关节相关髌骨下端中央,并对患者的交叉韧带下肢外旋,外旋角度为15°,使用MRI机进行检测,应用SE序列,观察患者的冠状面、矢状面图像。冠状面 SE 序列 T1WI参数设置如下:TR为540ms,TE为9.0ms,FOV为15cm×15cm,间距为0.8mm,层厚为5.0mm。矢状面 FSE 序列 T2WI参数设置如下:TR为500ms,TE为80ms,FOV为15cm×15cm,间距为0.8mm,层厚为5.0mm。 1.3观察指标 两组疾病准确检出率(完全断裂、部分断裂、无损伤)。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2结果 研究组的准确检出率(完全断裂、部分断裂、无损伤)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3讨论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促使人体膝关节始终稳定的重要构造,但也是最容易损伤的膝关节重要部位。随着我国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有研究[2]指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后,患者的膝关节会出现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若患者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令疾病进一步发展,患者极有可能会患有膝关节软骨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探寻一种能够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早期准确诊出疾病的检查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近年来,关节镜技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有研究指出,关节镜技术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诊断、治疗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关节镜是一种创伤性诊断方法,会对患者造成较大伤害,难以被患者接受。影像学技术是近年来备受患者青睐的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性、操作简单方便、检测准确率高的检测手段。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可进行多方位、多序列扫描,可获取患者的膝关节平面图像,可准确有效的反应患者的膝关节损伤程度,不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疾病准确诊出率非常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给予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的准确检出率98.0%大于对照组(给予关节镜技术检查)82.4%。 由上可知,磁共振成像技术用于膝關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诊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邓锻炼.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5):116-117. [2]齐平德,闫吉瑛.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诊断中的 应用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4):110-111. [3]张玲.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2):14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