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学生作文习惯的养成
范文

    【摘要】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真切感受的表达出来,变成书面语言,这便是狭义上的“作文”概念。广义上的“作文”应是只要把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自己的思想感受、情绪体验等说出来或写出来,变成能够与别人沟通交流的信息这一过程 。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改的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学生写出思想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通顺合乎逻辑规范、布局谋篇精巧、立意新颖时尚的一篇好作文来,应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写作 ? 养成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082-01

    一、养成自觉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如果我们把写作文比作修一座房子的话,那么语言材料就好比是修房子用的砖和瓦。只有备好很充足的材料之后,在修房子的时候才能要砖有砖要瓦得瓦,不至于出现“意未尽而词已穷”的情况。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我们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其目的是扩大词汇量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词句是组成作文的基本材料,因此,课文中的词语、教材中的成语、谚语不仅要会写,还需要掌握其义,作文时才能驾驭于自己的作文之中,生动传神的表情达意。在作文时需要表达的意思如若改用成语的话往往可以收到言简意骇、隽永深长的效果。古诗词及优美的段篇在理解的基础上,还需要学生背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读得多,才能做到写作自如,信手拈来。因此,积累语言材料,还要引导学生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教师可推荐古今中外名家名篇来丰富、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从中积累名言名句、典故、对联、警句。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分类整理,把课内外的语言材料与表达有机结合,通过同学间复述、诵读等交流活动,加工、改造变成学生自己语言,作文时就教能做到意到笔随,遣词造句准确传神。脱离了语言材料,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养成处处留意、认真观察自主写作的习惯。

    观察和实践是写作的准备和基础,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或无话可说,主要原因是没有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或虽是身边事,但没有仔细观察,写作内容不真实而导致的。因此,要身体力行的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积累人生阅历。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到: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这时候老师就要想想怎样引导孩子的创造力,如何来释放孩子们的天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闭门造车,瞎编乱造,也只能是漏洞百出,不合乎事理。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不限体裁的写出来,通过作文、日记等形式跟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体验写作所带来的成就感、愉悦感。二是要鼓励学生投身于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激发学生的热情。亲身经历过的一件小事,游览过的一处风景,跟别人的一次谈话,往往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很好材料。鼓励学生大胆写作,经过提炼、加工,转换成作文题材,达到自我表达与别人交流的目的。

    三、养成有感而发,自由表达真情实感的习惯。

    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每一个人的特点,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每一个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不同,自然产生的思想感情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在对积累的写作材料加入自己的情绪体验,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形成个性化感悟,就会构思出独特的文章立意。生活中学生在有了以吐为快的欲望后,写出的就会是有感而发、真情流露的作文,而不是无病呻吟的做作。因为“生活即教育”,要养成在生活中表达真情实感的习惯,教师要把作文课当成一门语言课来上,多一分表达艺术的指导,少一分强带政治色彩的干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多方位的思考,写出具有个性的想法。例如:在学完《景阳岗》这篇课文后,学生写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读后感。有的为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勇猛而折服,称赞其为胆识过人的英雄;有的为武松打虎这一段精彩的细节描写所打动,激发了想读《水浒传》的热情;有的则认为,武松打死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老虎,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个性鲜明的不同观点,都是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的结果,这不正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吗?对此,教师不应单纯的用“对错”来评价,而应以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否得到提高为准则进行评价。否则,得到的结果只能是教师硬逼着学生说瞎话,胡编乱造。学生一旦养成了自由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习惯,往往會写出立意新颖独特的作文来。

    四、养成自觉掌握写作手法的习惯。

    有了修房子用的砖、沙子、水泥等,如何修建成房子就是作文中的写作手法。简言之,写作手法就是把语言材料组织到一起表达思想观点的各种表现方法。掌握一定的写作手法就是让学生写出的作文能够做到语句通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语言合乎逻辑规范,行文流畅。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写作手法应紧密联系课文,掌握常见的文章体裁结构特点。如记叙文中六要素,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叙述方法;肖像、细节、心理活动、语言等描写方法;列举数字、对比、图表等说明方法;常用应用文的特点及格式;简单常用的几种句式;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等都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掌握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除此之外,文章布局谋篇,表现手法也应在作文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此习惯的养成可在学完课文之后让学生进行仿写来培养。如学生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之后,同学们纷纷写出了结构相同,手法相似的《我爱故乡的苹果》、《我爱故乡的杏子》等习作。在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后,写出了《美丽的家乡》、《美丽的校园》等。

    五、养成反复修改作文的习惯。

    俗话说得好,“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我们先不说这句话的客观性如何,从这句话中足可以看出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名家、文豪也都十分重视对文章的修改。昔日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这首诗时,“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曾先后修改了好多次才确定的。此事也被后人传为佳话。小仲马也在经过精心修改出版了著名的《茶花女》。一篇作文经过反复地推敲、斟酌后,无论是从谴词造句还是写作手法都会更上一层楼。修改作文可以有多种形式。一是自主修改。自主修改作文不仅可以让学生自觉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写作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生活作风。二是同学间的互改。“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通过同学间的互相修改,不仅可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三是老师的批改。教师修改学生的作文,可采用“多就少改”“多批少改”的原则。作文是思想认识和内心活动的体现。教师如若大笔修改的话,那么学生的作文面目全非,失去童真味。教师的修改将会是越俎代庖,劳而无益。

    习惯成自然,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将会受用终身。

    参考文献:

    [1]王金秀.小学生作文需要养成的几个习惯[J].小学教学参考,2009(03):34.

    作者简介:

    李维民,男,现年44岁,甘肃甘谷人,兰州大学汉语言专科,执教24年之久,自参加工作以来,勤奋进取,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教育战线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曾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教师,学区骨干教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