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初探
范文

    徐燕擎

    【摘 要】六年级小学生初步产生语文思维,小学语文教师需在阅读教学中着意培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从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优势入手,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学生思维的培养策略,可为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14-02

    前言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需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可见,学生思维培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师需结合素质教育理念,选择合理教学手段,协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

    一、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优势

    阅读过程可以看做是思维过程,读者会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产生自身独有的看法。良好的阅读离不开活跃的思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阅读教学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思维可深化阅读,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二者本是形与意、体与神的关系,由形入手得其意,意又复可见形,循环往复,终得真意可解天下之形。

    具体而言学生思维的培养优势如下:

    第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思维的培养,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文章的修辞手法、结构形式和主旨大意等内容,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个性品格,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目标。第二,树立终身语文学习观。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树立终身语文学习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1]。

    二、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策略

    1.应用问题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在阅读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开展分析,培养学生思维。在应用问题教学法前,小学语文教师需合理设计教学问题,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学情分析,明确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问题。如果文章的逻辑性较强,小学语文教师可设置递进式问题,逐渐加深问题的深度,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内容,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其阅读思维。

    以小学六年级课文《少年闰土》为例,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选择闰土的外貌、整体形象、闰土心中的“稀奇事”等内容作为问题基础,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少年闰土的形象特征。问题一:少年闰土的外貌如何?答: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银项圈;问题二:结合外貌特点分析少年闰土的形象。答:紫色表明闰土肤色较黑,圆脸表明闰土可爱,小毡帽表明闰土年纪小;问题三:闰土共向作者讲述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答:四件,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潮汛跳鱼、海边拾贝;问题四:少年闰土描述的四件事情分别表现了闰土的何种特征?答:聪明勇敢、能干、知识丰富、充满童趣。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递进式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逐步勾勒出丰满的少年闰土形象,可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少年闰土与“我”之间的差异。

    2.应用情境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情景融入,体会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改善传统的枯燥乏味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融入阅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确保学生可积极参与情境教学。

    以阅读教学中的文言文为例,由于文言文的用语习惯和词句含义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学习难度偏大,难以准确掌握文言文表达的内涵。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主要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生对文言文词句的掌握十分僵化,不利于學生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师可引进情境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小学六年级课文《两小儿辩日》中,某小学语文教师创设表演情境,邀请学生分别扮演两个小儿与孔子,使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感受文章表达的内涵,体会文言文词句的含义,可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其想象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创设故事情境、游戏情境,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发展其思维。

    3.应用探究教学法。

    在学生思维培养中,探究是最有效的手段,小学语文教师需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教学法,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及合作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在开展合作探究教学前,教师需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指标,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及自我提升提供条件。以小学六年级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可按照如下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首先,语文教师组织学生默读课文,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事例中的问号和真理,分别用“?”和“!”标注在文章中;再由学生独立完成另两个事例的分析,通过自主探究,分析文章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然后,组织学生按小组讨论,总结三个事例的共同点,使学生明确“见微知著”的含义,通过对司空见惯小事的深入探究,可发现生活中的真理,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及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最后,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展示洗衣粉浸液和食用酸醋在水中的不同表现,洗衣粉浸液可使水的颜色变为粉红色,再添加食用酸醋,可使粉红色消失,水体呈无色,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课后开展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同时,语文教师可在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将科学事实作为主题,参照课文的描写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2]。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可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小学语文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及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在阅读课堂分析与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许海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名师在线,2018(13):16-17.

    [2]陈杰.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5):16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