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苏轼诗词中“影子”形象的鉴赏与思考
范文

    方巧丽

    摘要:本文主要从“清影”“疏影”“影友”三个角度,对苏轼诗词中出现的“影子”形象进行了分类鉴赏。接着提炼阐述了三类“影子”形象文学性、冷寂性、对话性的三个共性特征。文章最后简略探究了苏轼诗词中频繁出现“影子”形象和当今文学中“影子”形象比较罕见的原因。

    关键词:影子;鉴赏;苏轼;诗词

    中图分类号:G633.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2-0112

    “影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义项,摘录阐述如下。

    (1)光线被物体挡住而形成的阴影。如苏轼《短桥》中的“树影栏边转,波光版底摇”中的“树影”就是光线被树木挡住而形成的阴影。

    (2)指水面、镜子等反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如苏轼《和张均题峡山》中的“岸迫鸟声合,水平山影交”中的“山影”就是山在水中的倒影。

    (3)模糊的形象。如朱自清《背影》中的“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里的“背影”是浮现在作者脑海里的父亲的模糊身影。

    苏轼是弄影高手,检索统计苏轼诗词中带有“影”字的诗句达60多句。这些诗句中的“影子”大多为光线被物体挡住而形成的阴影。本文主要就苏轼诗词中的这类“影子”展开鉴赏与思考。

    一、苏轼诗词中“影子”形象的分类鉴赏

    细读苏轼笔下带有“影”字的诗词,发现其中的“影子”形象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可用“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的“清影”二字来概括;第二类当借用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疏影”二字来描述;第三类可用“影友”二字来提炼。三类“影子”形象虽然有共性交叉的部分,但形象各异,个性鲜明,有着不同的美感、意趣,值得玩味。

    1. 清影

    苏轼笔下的“清影”,大多指身影,且大部分为月色下自个儿的“身影”。如《菩萨蛮·回文秋闺怨》中的“影孤怜夜永”;《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中的“簸摇桑榆尽西靡,影落苏子砚与屏”。也有偶指物影的,如苏轼《文与可有诗见寄云待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中的“世间那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通过写月夜下竹影,来映衬竹子之长。此外还有《题潭州徐氏春晖亭》中的“穿竹鸟声惊步武,入檐花影落杯盘”等。

    “清”不仅写出了月色的澄澈透明,也指影子的清晰明了。同时又以影子的墨色,衬托月色之皎洁;更以清幽的环境,烘托清冷之心境。

    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同,自请外任,后转任密州,写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为人津津乐道。这里的“清影”不是静止的影子,而是诗人自编自导自演自我欣赏的一出皮影戏。皎洁的月色是皮影戏的白色幕布,高悬夜空的圆月是皮影戏的光源,诗人的身体是皮影的造型,随着诗人身形的变幻,皮影戏也在不停地演绎推进。诗人在观赏自编自导自演的皮影戏的过程中,孤单寂寞、矛盾抑郁之情已跃然纸上。

    2. 疏影

    “疏影”指稀疏的影子吗?不是,它是一种文学的高度浓缩的表述。它不是简单的、孤立的影子,而是影子与月色一起构成的一幅幅富有诗情画意的中国水墨画。借用苏轼在散文《记承天诗夜游》中对月下竹柏影子的描写,来展示这一幅幅绝美的画图。“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对“疏影”的描写虽然是聊聊数笔,但形神兼备,恰如一幅泼墨的写意画。

    像上文这样对“疏影”作白描式的,高度凝练地描写,在苏轼的诗词中是基本找不到的。苏轼诗词中对“疏影”的描写,大多就是“疏影”二字一笔带过。如《少年游·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中的“月和疏影上东墙”;《新居》中的“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中》中的 “疏影微香”;《槐》中的“破巢带空枝,疏影挂残月”等。诗人这样安排,可能是因为受到诗词格律、字数的限制,也可能是沿袭前人的表达习惯,还可能是故意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吧。

    有关“疏影”之画意,可引用丰子恺《竹影》中的一段富有童趣的描述来阐释。

    徘徊之间,我们同时发现了映在水门汀上的竹叶的影子,同声地叫起来:“啊!好看啊!中国画!”华明就拿半寸长的铅笔去描。弟弟手痒起来,连忙跑进屋里去拿铅笔。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不久他拿了一把木炭来分送我们。华明就收藏了他那半寸长的法宝,改用木炭来描。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來。一面谈着:“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幅呢!”“这一丛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呢!”“这是《芥子园画谱》里的!”“这是吴昌硕的!”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

    ……

    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夜渐深了,华明就告辞。“明天白天来看这地上描着的影子,一定更好看。但希望不要落雨,洗去了我们的‘墨竹,大家明天会!”他说着就出去了。我们送他出门。

    我回到堂前,看见中堂挂着的立轴——吴昌硕描的墨竹,似觉更有意味。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丰子恺先生在《竹影》中有关“竹影”和“中国画”的描述,形象地阐述“疏影”二字的画意。皎洁如水的月色为宣纸,黑色的影子为物象,一个“疏”字,不仅写出了各种影子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在画家的眼里,在诗人的心中,月下万物之影,都入诗,入画,都具有中国水墨画最本质的特征。

    3. 影友

    如果说“清影”侧重于表情达意,“疏影”倾向于图画美的话,那么“影友”则成了诗人形影不离,可以同欢共乐,可以同甘共苦,可以促膝长谈的知心朋友。

    有的影子可以陪诗人欢饮达旦,放声狂歌,翩翩起舞,歌罢舞憩,幡然醒悟,原来自己是一“客”。恰如苏轼点化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而来的“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

    有的影子可以陪诗人默默对视,促膝长谈,互述衷情,以致永久。如《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中的“留灯坐达晓,要与影晤言”。又如《永遇乐·长忆别时》中的“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二、苏轼诗词中“影子”形象的共性探究

    苏轼诗词中的“影子”虽然形象各异,个性鲜明,但细究三种具有不同表现功能的“影子”形象,却具有以下共性。

    1. 文学性

    何为文学性,到现在为止,学界没有形成统一固定的概念。有人认为文学性存在于话语从表达、叙述、描写、意象、象征、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等方面的普遍升华之中,存在于形象思维之中。形象思维和文学幻想,多义性和暧昧性是文学性最基本的特征。

    苏轼诗词中的“影子”形象是形象思维产物,是富有文学幻想的。不论是形如皮影的“清影”,美如水墨画的“疏影”,还是能说会道,富有人性的“影友”都是诗人根据投射的影子,在特定的创作环境中幻化而来的,都是唯美的,富有美学特征的形象。

    戏剧暧昧手法的先驱,意大利剧作家路易吉·皮蓝德娄指出,在理解知觉上,暧昧性是一个重要概念。因为它显示在感觉层面上的单一影像,可能导致在知觉和检定层面上的多重解读。当你看出影像中出现两个解释时,随着你再注视暧昧图形,你的知觉将在这两者之间往复跳动。这种知觉的不稳定性是暧昧图形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因为暧昧性是以多重意义为基础的,所以有时亦译作“多义性”。

    苏轼看影,犹如苏轼看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月下之影,初看之是影,自己的身影,松柏、花草、竹子、花鸟的影子;再看又不是影,是自己,是朋友,是水墨画。境由心生,恰如参禅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所以苏轼诗词中的“影子”形象,如苏轼眼中的群山,参禅悟道之人心中的山山水水,具有多变性,多义性,具有文学的本质特征。

    2. 冷寂性

    “冷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冷清而寂寞”。月色虽然皎洁透明,但总有别于温暖的阳光。月亮是冷光源,月色始终弥漫着一丝寒意。苏轼诗词中以影子为主角的画面,它的底色大多是月色,是冷色调的;月下之影是黑色的,黑色是凝重的;而且很少有小动物的点缀,如蜜蜂、蝴蝶、小鸟等。这样的画面是冷清寂寞的,甚至带有一丝寒意与死寂。

    “冷寂”是一种感觉,在古代多用来描述不得宠的妃子居住的深宫冷院,或被贬谪的文人官吏,面对眼中萧条景色时的心情。

    苏轼饱受政治磨难,却依旧乐观向上,淡定自若,是完全彻底的乐观派,但细读苏轼的诗词,大多是在豪迈奔放的外衣中包裹着一颗凄凉的心。孤寂凄苦的贬谪生活,不免投射到月色下的影子中,因此苏轼诗词中的“影子”形象大多是凄美冷寂的。

    3. 对话性

    诗人观赏、默对、摆弄影子,都在和影子对话。这种对话有时候是酣畅豪迈的嬉笑怒骂,如《舟中夜起》中的“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有时是酒逢知己,拍手狂欢。如《再次韵答完夫穆父《二公自言,先世同在西掖》中的“免使谪仙明月下,狂歌对影只三人”。有时候是默默相随,形影不离,紧紧追随诗人,踏遍大江南北,如《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其一》中的“三年相伴影随身,踏遍江湖草木春”。

    诗人与影子的对话,也是诗人与自己的对话,是诗人在拷问自己。影子只不过是勾起诗人反思现实生活,思考个人前途的一个媒介而已。“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诗人摆弄、观赏自己“身影”,就是在不停地拷问自己,是回到“天上宫阙”好呢,还是留在“人间”更适合自己?反复摆弄影子的过程,是反复思考,反复思想斗争的过程,最后诗人由衷地发出了“何似在人间”的感叹。

    诗人的情感变化,人生的价值取向有时是在与影子的对话过程中完成的。在散文《记承天寺夜游》中,诗人观赏月下竹柏影子构成的美景时,幡然醒悟,像我这样被贬谪的闲人,虽然失去了许多,但并非一无所得,也赢得了许多好处,这月下绝美的水墨画,只有像我这样的闲人才能欣赏到,要是在朝为官,或者身居要职,没时间,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心境去欣赏月下美景。在这个欣赏的过程中,诗人不停地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他不仅认可了贬谪生活,甚至还有一种聊以自慰、自我庆幸的情感倾向。

    三、苏轼诗词中“影子”现象的思考

    苏轼诗词中为什么会如此频繁地出现“影子”?这与气象条件有关,因为没有月朗星稀的夜晚,也就没有月下影子的存在。同古代娱乐活动相對缺乏,特别是苏轼长期的贬谪生活是分不开的。贬谪生活是孤单寂寞的,以致只能与影子为伴了。最主要的是诗人豁达胸怀和高雅的志趣,才能有闲情雅致去欣赏、品味月下各种影子,所以影子才会屡屡走进诗人的诗词。

    为什么当代文坛,很少出现影子的形象?试问空气污染、光污染,还剩几个皎洁的月夜;各种娱乐活动,电视、网络都已进入千家万户,还有几人有心去欣赏月色。外加当今社会,生活快节奏,人心浮躁,那月下的影子还能进入当代人的视野吗?更不要说走进当代人的心里了。

    文学形象,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也是与时俱进的,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 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2003.

    [3] 上海辞书出版社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苏轼诗文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2012.

    [4] 丰子恺.丰子恺文集·艺术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

    [5] 苏 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 3111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