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儿白血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进展
范文

    邸晓飞

    【摘 ?要】外周血中心静脉置管(PICC),其是经肘部浅静脉穿刺置入,头端送至上腔静脉,有效避免患者静脉直接受到化疗药物的影响。但上时间留置导管会引发一系列导管相关并发症,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小儿;白血病;外周血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5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182-01

    外周血中心静脉置管(PICC)能有效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效率,但长时间使用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例如导管脱出、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等[1]。若不能得以及时的护理,会对患儿造成机体及心理的双重影响,甚至引发隐患纠纷,对医院整体形象造成影响。本文就小儿PICC置管中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进行整合,综述如下。

    1 小儿白血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

    1.1 穿刺点渗血

    白血病患儿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功能降低,再加之白血病细胞浸润,对其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PICC穿刺点渗血是最为多见的并发症。有学者认为[2],穿刺鞘管针较粗会造成血管受损,或按压方式不当、按压力度不够等导致穿刺点渗血。

    1.2 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因素较多,常见的因素如下:封管操作不当;输注特殊药物(例如化疗药物、乳剂、甘露醇等);患儿血液呈高凝状态;导管弯折、扭曲;因各种原因引发的血液反流,造成管腔内形成血栓、血凝块;上时间经导管输注血液制品、高浓度营养液等。

    1.3 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相关感染是长时间开展静脉置管的重要并发症。PICC相关感染主要分为三种,即隧道感染、局部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在白血病患儿的治疗中,往往会大剂量使用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患儿免疫能力降低,导管内纤维蛋白沉积物、血液回流,均会诱发感染。再加之白血病患儿血小板数量降低,凝血功能差,给细菌滋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1.4 静脉炎

    有相关研究显示[3],静脉炎是临床PICC置管最为多见的并发症,分为化学性、机械性及血栓性。目前认为机械性静脉炎与以下因素有关:护理人员穿刺不当;导管材质;患儿肢体运动度;导管固定等。后期出现的静脉炎往往是因污染微粒刺激导管,引发血栓形成。

    2 护理对策

    2.1 穿刺点渗血护理

    对患儿血小板计数进行严格的检测,选择适宜的穿刺时机;使用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有学者研究显示[4],该方式使用的穿刺针相对以往使用的穿刺针更细,对患儿的血管损伤较小;待穿刺完毕后,进行有效的压迫包扎,有效预防穿刺点渗血;使用生理盐水封管,有研究显示,生理盐水封管可降低白血病患儿的穿刺点出血风险;与此同时,给予患儿家长有效的健康宣教,加强家长的重视程度。

    2.2 导管堵塞护理

    合理的冲管、封管是避免导管堵塞的关键。可使用脉冲式封管方式,促使封管液在官腔内生成旋流,保障管壁清洁。每次输液前后使用脉冲式冲管,输注完毕后采取正压封管;白血病患儿输注液体较多,需合理的安排输液顺序,先输注大分子及黏稠液体,最后输入晶体液;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注速度,若输注阻力大,滴速低于80滴/min,预防性使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5]。

    2.3 导管感染护理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根据置管规范措施进行置管,选择适宜的消毒剂与皮肤消毒方式。白血病患者在经化疗后免疫抑制期需开展封闭式敷料换药,及时观察患儿皮肤状况,若出现异常状况,需采取局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给予复方氯己定液(2%),根据培养结果给予抗生素,感染严重的患儿需立即拔管;定期更换透明敷贴,若敷贴潮湿。污染及时更换。维持肝素帽与正压接头无菌,定期更换;在输液前后给予患儿生理眼熟脉冲式冲管(20ml),降低导管内纤维素蛋白蓄积;针对已出现静脉导管局部感染的患儿,需开展热敷、理疗等措施,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隧道感染后立即拔管,全身应用抗生素;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根据患儿感染状况决定是否拔管,对细菌进行培养,进行进一步诊断,给予患儿合理的治疗措施[6]。

    2.4 静脉炎护理

    尽早开展置管措施,防止患儿经放、化疗后造成静脉受损后置管。建议在化疗前2天开展PICC置管术,避免导管穿刺与化疗药物输注在短时间内同时应用于血管;尽可能选择贵要静脉,选择较细的硅胶导管;由经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动作轻柔,降低血管损伤的风险;可适当使用地塞米松预处理,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置管后严格观察患儿肢体变化,及时进行处理,若出现静脉炎,可使用微波理疗联合水胶体敷料缓解患儿不适感,促进红肿消退[7]。

    3 小结

    正确的護理方式可降低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风险,需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促使其掌握PICC置管相关操作,加强对患儿的护理,有效的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减低患儿痛苦,同时可降低其经济负担[8]。除此之外,白血病治疗周期较长,治疗间歇期需定期维护,护理人员需对患儿家属开展健康宣教,进一步降低并发症风险。

    参考文献

    [1] 李盼,吴亚琦,郭风娇.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预防小儿急性白血病PICC并发症的效果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108.

    [2] 沈佳艺,俞群,许莉莉.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预防小儿急性白血病PICC相关并发症中的作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6):986-988.

    [3] 林洁,许丽璇.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21例小儿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12,34(6):166-167.

    [4] 唐京琴.分析PICC在小儿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36):152-152,153.

    [5] 段明霞.血凝酶防治小儿白血病PICC穿刺点出血的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250-1251.

    [6] 贾旭红,胡晓华,齐爱华, 等.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置入PICC最佳时机的探讨[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11):2568-2570.

    [7] 婷,陈雪莲,罗文君.早期红外线照射预防小儿白血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0):95-96.

    [8] 张叶.小儿白血病PICC置管中的护理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79):341-34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8: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