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口腔数字化诊疗技术及材料的发展现状研究 |
范文 | 徐尖
【摘 ?要】目的:讨论数字化诊疗技术及材料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120例,应用平行对照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传统正畸疗法,观察组应用3D数字化精准正畸疗法。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牙齿美观效果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牙齿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数字化诊疗技术及材料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美观效果,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牙齿功能。 【关键词】口腔;数字化诊疗技术;材料;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8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250-02 牙颌畸形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牙列缺损并发症,该病症的发生、发展与部分牙齿缺失具有紧密的关联性[1]。此外,龋病、外伤、遗传等因素也是诱发牙颌畸形的重要因素。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表征主要为上下牙参差不齐、前突等症状[2]。正畸治疗可有效矫正患者的患牙,将其矫正至正常位置,同时可有效去除病理性因素,扩大修复范围,增强修复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及美观效果。本次研究将着重讨论数字化诊疗技术及材料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120例,应用平行对照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参照组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平均为(35.29±3.16)岁;观察组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均数为(34.28±3.09)岁。 1.2方法 参照组予以传统正畸疗法,首先应进行常规口腔检查,随后选取适宜的研究模型,即攝取患者的全口曲面断层片以及头颅侧位定位片,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随后制定相应的正畸治疗方案。进行正畸治疗时,应选用标准方丝,促使患者的牙列整齐排列、前牙覆牙合正常。观察组应用3D数字化精准正畸疗法,首先应对患者实施常规取模处理,摄片并进行数字化分析,从而制定治疗方案。将矫治器置入指定位置,确保上弓丝整齐平整,随后关闭拔牙间隙,对牙位与合位进行精细调整,并实施固定处理。 1.3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软件选用 SPSS 20.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 ±S;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率。P0.05认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诊治结局对照 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明显超过参照组19.36%(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的牙齿美观效果对照 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牙齿美观效果更为理想(P<0.05)。如表2所示。 2.3 两组患者的牙齿功能对照 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咀嚼、吞咽等牙齿功能明显改善(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正畸治疗可有效矫正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患牙,将其矫正至正常位置,同时可有效去除病理性因素,扩大修复范围,增强修复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及美观效果。随着科学技术及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3D矫治技术逐渐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普及。3D矫治技术具备精准可控的特点,通过对患者牙齿形态、牙合情况及排列特点进行分析,制定精准的数字化矫治方案[3]。3D数字化精准正畸治疗能够促使上下牙列快速排列整平,缩短矫治时间,减小摩擦力,促使拔牙间隙快速闭合,无需对患者的牙位合位实施太大的调整,同时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咀嚼能力。 综上所述,数字化诊疗技术及材料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美观效果,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牙齿功能。 参考文献 [1] 孙方方,景建龙,吴国锋.数字化铣削技术制作聚醚酮酮口腔修复体的初步临床报告[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9,35(6):908-912. [2] 李俊满,钱捷,殷毅, 等.利用数字化技术分析口腔医学生牙体预备聚合度情况[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40(11):156-16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