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职语文课堂前十分钟训练口语的重要性
范文 黄英
【摘 要】随着社会的需求,课前十分钟口语训练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教师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长期性口语训练,将会提高“中职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习语文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课前十分钟 口语训练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交际日益密切,口语表达能力展现出其巨大的影响力,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对于将来毕业面临“双向”选择的“中职生”们,在中职语文的课堂上,训练他们拥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尤为重要。而现在许多“中职生”对语文课望而生畏,不愿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本人认为注重课前十分钟口语训练,将会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进行课前十分钟口语训练的必要性
(一)当前“中职生”的基本状况需要课前十分钟口语训练
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容乐观,职校生们普遍存在人际交往困难。他们语文基础知识薄弱,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但是自信心不足,与众人在一起的时候有说有笑,但单独一个人上台说话时,就语无伦次,他们生怕说不好而当众出丑,但永远地开不了口就永远怕开口,只有多说多练才能由“不敢讲”到“不怕讲”。而恰当地利用好课前十分钟口语训练,将会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培养自身说话的能力。
(二)在职业技术学校里,文化课占的份量极其有限
现在一般语文课的课时长为四十分钟,一周的语文课大概为四到五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呢,就必须把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融入每节课中去,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实施阶段,利用好每节课前的十分钟。学生如果在课前十分钟多读点,多说点,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去拓展语文的课外知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水平。
二、课前十分钟口语训练前的准备
(一)克服怯场心理
在进行课前十分钟口语交际训练前,教师必须得让学生克服怯场心理,让学生认识到人在公共大众面前会产生紧张,畏惧的心理,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在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讲些杰出人物的克服畏惧培养自身口语能力的故事,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如大戏剧家萧伯纳20岁胆子过小,不敢见陌生人,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说话遭到讥笑;如印度前总理夫人甘地初次登台的时候浑身发抖,在尖叫声中结束演讲,也遭到了众人的嘲笑。但正是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克服怯弱心理,勤学苦练,成为口若悬河的雄辩人才,成为伟大的政治家。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明白能说会道不是人一生下来就会的,是要靠练,是要勤奋刻苦训练才行的。通过讲述一些名人的故事,让学生们认识到敢于说话,善于说话,是当前社会的需要。这让学生潜意识里认识到课前十分钟口语训练的重要性。
(二)给学生营造轻松自在的环境氛围
教师在课前十分钟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时候,教师要注意将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或者焦点提出来,让学生对之进行讨论,学生就会七嘴八舌地回应老师,整个身心处在放松的状态中。而当学生上台发表讲话时,出现紧张,脸红,口吃的情况时,教师要用眼神去鼓励学生,用言语激励学生,抓住学生的细节来肯定表扬他们,树立学生的信心。教师要让学生们都能开口说话,注意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充分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说话的积极性。
二、进行课堂十分钟口语训练的策略
课堂十分钟占课堂教学时间四分之一,课前十分钟被看成是搞好课堂教学设计的铺垫,学生的学习兴趣起来了,将会带着良好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中。而当前我们的课堂前十分钟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朗读文章,背诵诗歌,这虽然能让学生出口成章,但缺乏互动交流,谈不上生活性,兴趣性,更不用说明白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我们应在以往的经验上注重学生口语交际的策略研究,发挥口语交际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口头”是语,“笔头”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由此可见,口语训练首先以有声语言的训练为主,教师在课前十分钟口语训练程序上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步骤,比如由一般的朗读到有表情的朗读、由拿稿的诵读到脱稿的背诵、由一段话的演说到整篇的演讲、由有稿的演讲到无稿的即兴演讲、由一般的演讲到双方论辩的演讲,即先进行基础性训练,接着进行专项性训练。
基础性训练即口语的常规练习,在语文的课前十分钟口语训练过程中要贯穿始终,培养学生养成说话的良好习惯。学生在说话的时候要做到:语音标准、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仪态大方得体、用语规范,语速适当。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专项训练,比如普通话专项练习,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培养良好的语感。如朗读、有感情地阅读有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表情达意的能力。
三、课前十分钟口语训练的具体步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分配时间,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前十分钟训练:
第一阶段:心理调整训练
在课前十分钟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说话要达到的目的:即能够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并且能掌握口语交际的技能与他人进行自如的交流。
刚开始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先不说话,轮流地走上台时能够昂首挺胸,在讲台上时脸带微笑,神态自如,能够用眼神与全班同学交流一分钟。这一步目的祛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在最初阶段,教师通过聊天、畅想方式与学生交流家庭、学习、生活等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走近学生,让学生打开心扉,能向大家直抒心怀,比如“自我介绍”“我的理想”等。这时候的每位学生上台说话的时间不需太长,一分钟左右即可,尽量不要让学生感受到上台说话的压力。同时,教师在学生没话说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组织言语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学生有话可说。学生讲完后,全班同学要给予其热烈的掌声,教师对之进行简单的点评,纠正学生的不足,让学生对上讲台,对在大众面前说话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白自己需要努力的地方。
第二阶段:朗读技巧训练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了解,也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教师要组织学生在课前十分钟用普通话对课文进行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诗歌或者经典诵读。教师在朗读之前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语音的标准,语速的快慢,感情是否到位,使学生掌握语速,重轻,停顿等语言表现手段,能够用不同的口语技巧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加强教师示范性训练。教师可运用录音机或者视频示范,接着学生模仿示范练习。学生有了一定感性认识之后,可分成个人朗读或者小组朗读来进行。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检查学生读书的情效果,如通过分角色朗读《荷花淀》《雷雨》等作品,可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认识,也丰富了语言上的感情色彩。再通过小组互相点评,共同提高。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此基础上,学生必须背诵一定量的课文,使学生在一些公共场合发言中,灵活地引用他们所背诵的内容。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变化为口头语言,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三阶段:自述口语训练
语文课文中有很多精彩的片段,教师在课前十分钟里让学生复述其中的片段,或者对生活中一些典型的事例进行复述,刚开始的时候进行背诵性复述,有利于学生记住优美的句子,并将之化为自己的语句;接着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简洁概括,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也可让其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复述,在原文基础上加以补充、续说。在复述当中,要求学生要讲得精彩、生动、形象,而且有一定的感染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想象性说话。训练学生在同场合能说不同的话语。训练时,可先设固定的情境,让学生想象不同的话语,接着变化情境,训练学生的素质和应变能力。同时结合课文学习,既可以锻炼学生练习表达,也可以让他们能尽量地使用课文中的语言来说话,将知识和口语巧妙相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其想象力。
演讲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常见的也是重要的口才训练方式。而教师们在训练学生在课前十分钟演讲的时候,要注意由易到难,即带搞演讲,脱稿演讲,即兴演讲。在演讲之前让学生列好提纲,做好准备,再登台口语训练,最终让学生一上台就能很自如地“脱口成章”。课前十分钟演讲的开展,使学生在听、说、读等方面得到了综合的训练,既增长知识,又锻炼了口才,还陶冶情操。
第四阶段:讨论交流训练
在口语的训练中,讨论是口语训练的升华。讨论是就一个情境或者问题进行口头交流,包括简单的问答、角色扮演和复杂的辩论。师生、学生之间在课堂上多向讨论,在交流讨论中,教师让学生们注意问题,各抒己见,围绕论点来开展讨论。自由的交谈让学生可以从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教师设计敏感的话题来让学生进行辩论,安排两名或两组同学组成正反双方进行辩论,训练学生们的辩驳能力。辩论在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之外,还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由此可见,每天课前利用十分钟口语训练是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不能急于求成,教师须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有步骤有层次地训练,如朗诵课文或者进行演讲、辩论等多种口头表达训练,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发言,也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每天课前十分钟口语训练的重要性。中职校的学生们在长期进行这样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中,将会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浓厚的兴趣,从而为学好语文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敏.技校语文教学课前十分钟说话训练有效[J].职业,2011(18).
[2]赵红,王仁才.合理利用课前十分钟.拓展语文的外延[J],中学语文,2012(7).
[3]庞翠莲.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口才训练[J].语文学刊,2013(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