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中频导入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对功能康复的影响 |
范文 | 姜霞
【摘 ?要】目的:探讨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中频导入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对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寒湿痹阻性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其中频导入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给予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中频导入进行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肩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的临床效果更佳,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0%。且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优,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中频导入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对功能康复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桂枝附子汤加减;中频导入;寒湿痹阻型肩周炎;功能康复 【中图分类号】R557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9-002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uizhi Fuz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nd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rozen dampness schizophrenia on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select 80 cases of cold dampness suffoca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19 Patients with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nduction and the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Guizhi Fuzi Decoction were selected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s,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P<0.05). Conclusion: Guizhi Fuz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ntroduction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treatment of frozen dampness-blocking frozen shoulder. 肩周炎是现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炎症,主要表现为肩关节肌肉、肌腱、关节囊等出现慢性异性炎症,早期的表现症状为肩痛,中后期会逐步加深为肩关节的活动障碍,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后期会逐渐的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加重其生活负担。西医对肩周炎主要采取物理疗法,中频导入电疗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物理疗法。中頻导入通过加快患者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来改善患病部位的局部血液循环,以此来达到消除炎症和镇痛的作用。而中医主要靠内服或针灸的方式给予治疗,在中医学当中,肩周炎是“痹症”的一种类型,需要使用温经通脉和活络止痛的药物来进行缓解。其效果显著,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对治疗肩周炎作用更加的全面,本研究主要针对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中频导入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作用做出具体的讨论,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寒湿痹阻性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6.25±2.37)岁,观察组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5.17±2.0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各自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均要接受肩关节功能的训练,护理人员要提前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耐受能力和身体疼痛度,以患者自身的疼痛程度为标准,进行弯腰旋肩,扶颈后伸,面壁爬墙,上举等等一系列的体位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治疗节奏,按照特定的计划和步骤来为患者进行锻炼治疗。直到患者的耐受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再为患者逐步加强锻炼难度。肩关节功能训练是肩周炎的基础训练方法,需在其他治疗方法前进行。 对照组患者给予中频导入电疗,采用YK-2000B型中频电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内容:调试设备,铺设4层纱布作为电极衬垫,其上喷洒适量利多卡因直到纱布湿润在患者阿是穴位置将探头进行固定,电压设置220V,探头频率在4000~6000HZ之间,设置为连续模式为患者进行电疗,1次/d,20min/次,一周连续电疗六次,六周为一治疗周期。 观察组患者在以上中频导入电疗基础之上再加入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进行治疗,药方:桂枝、附子、红花、丹参、甘草、川乌、草乌,剂量为100g,由特制布垫进行包裹,选择适合蒸煮容器将其煮沸,共煎煮大约一个小时,冷却到室温即可将其热敷在肩部病灶处,治疗1次/d,20min/次 一周进行六次热敷,四周治疗为一周期。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效果判定:显效:患者的肩痛症状完全消失,肩关节活动机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肩痛症状基本消失,肩关节的活动能力基本恢复正常,不影响日常生活。无效:患者的肩痛症状任然存在,肩关节活动能力存在明显障碍,未满足任何康复要求。②对比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判定,其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 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均用( )表示,以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选择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0%,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和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照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仅为32.56±3.28,而对照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为39.17±3.08,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14.29±2.04,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19.26±2.66,观察组患者评分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能力要比对照组患者的优秀,两组差异明显,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治疗肩周炎的首要原則是要缓解患者的肩部疼痛,以致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肩关节功能锻炼是实施所有治疗方法的前提,属于主动运动疗法的一种,主要通过帮助患者活动肩部神经,恢复其运动和训练功能。主要包括肩部屈曲、外展、耸肩、扩胸、爬墙、旋肩等等活动方式。其主要应用需依照临床实践中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先弱后强的方式掌握患者的锻炼节奏,帮助患者逐步的增强肩关节功能。再通过其他深层次的治疗方法进行后续的治疗。 西医主要采取的是基础疗法,中频电疗就是其中的一种,他可以改善患者肩部的血液循环,通过药物的有效渗入加深患者病灶局部的药物浓度,以此来提升治疗效果。具有很好的生物学效应,能够提升活性生物膜的透性。加深药物进入人体的速度,促进药物的挥发,以此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它与中药的结合有效的避免了寄生离子感染的问题,能保障中药药效的完整性。中医主要采取的是内部调和,桂枝附子汤中,桂枝具有温经通脉的作用,而附子和川乌能够祛风除湿,红花和丹参可以活血化瘀。所以桂枝附子汤药方主要的作用就是驱寒除湿增强患者的内部经络活性。此外经过现代药理学的深入研究发现,桂枝中含有的桂皮醛能够有效镇定镇痛,还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凝结的作用,所以为患者使用桂枝附子汤能够有效加强病灶外的外周循环,从而与中频电疗疗法相结合,加快血液循环,给予患者更强力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也已经表明,使用桂枝附子汤联合中频导入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仅为50%。在肩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两者也有所差距,对照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仅为32.56±3.28,而对照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为39.17±3.08,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14.29±2.04,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19.26±2.66,观察组患者的两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可以看出,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中频导的治疗手段其临床效果更加的确切。随着现代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能够与西医疗法进行结合,进而达到更为优秀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中频导入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对功能康复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楠.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中频导入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对功能康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3):1446-1449. [2]牛莉娜,于启蒙,李喆.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中频导入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对功能康复的影响评价[J].双足与保健,2018,27(19):175-176. [3]娄飞,蒋翠蕾,张建东, 等.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中频导入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对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3):165-169. [4]崔超,牛晓亚,赵昱.桂枝附子汤加减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疗效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9):2116-2119. [5]龚秀英. 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 019(004):29-3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