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结石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
范文 | 田昀 高志勇 【摘? 要】目的:讨论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结石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118例行腹腔镜胆结石切除术治疗患者,围绕麻醉方式差异分组,59例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59例研究组施以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比对两组干预结局。结果:研究组术后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T1与T5的HR、DBP、SBP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T2、T3、T4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从不良反应率入手分析,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可缩短术后拔管与睁眼时间,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腹腔镜;胆结石切除 【中图分类号】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9-0055-02 腹腔镜胆结石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水平逐步提升,但对术中麻醉的要求更加严格,为有效控制呼吸,还需选择最佳的麻醉方法,从而对整体疗效提升起到积极辅助作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可确保气道畅通,减少误吸风险,但刺激支气管引发的咽喉疼痛等不良反应不能忽视。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方式可增加食管括约肌压力,预防建立人工气腹等操作引起的反流与误吸等情况,术后恢复进程加速,对醫疗资源优化与高效利用有推动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18例行腹腔镜胆结石切除术治疗患者,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经过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等检查确诊,病患与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脏器功能障碍、精神意识障碍、临床资料缺失、有上腹部手术史者。围绕麻醉方式差异分组各59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9例;年龄平均55.3±4.2岁。研究组中女性28例,男性31例;年龄平均56.5±4.6岁。基线资料相匹配,P>0.05。 1.2方法 两组术前均禁食禁水,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麻醉前用2%利多卡因喷雾麻醉咽喉部,用3mg咪唑安定与0.5ug/kg舒芬太尼、0.1mg/kg维库溴铵、1-2mg/kg丙泊酚静注麻醉诱导。面罩吸氧后,达到理想肌松效果后,研究组插入成人型喉罩,对照组经口行气管插管,两组与麻醉呼吸机连接。术中根据患者情况靶控芬太尼与丙泊酚维持麻醉,输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效果。 1.3观察指标 比较T1(入室时)、T2(置喉管或插管前时)、T3(置喉管或插管后1min)、T4(置喉管或插管后5min)、T5(拔管时)时刻下,患者心率(HR)、DBP(舒张压)、SBP(收缩压)应激反应情况。记录两组术后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秩和检验其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差异性;组间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麻醉情况 2.2血流动力学指标 2.3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胆结石是细菌经血液循环或肠道进入胆囊后引发胆囊炎,改变胆汁成分,促使胆汁浓缩,以细菌与炎性坏死物质为核心形成胆结石。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程度与术中出血量等方面的优势特征,都是传统开腹手术不能比拟的;合理选择麻醉方式,更利于整体疗效提升[1]。传统采用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有利于起到畅通,促进通气供氧,降低误吸风险,但对支气管会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发呛咳等不良反应。传统麻醉方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加强了手术应激反应与风险[2]。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方式更利于提高气道管理水平,患者书中采取头低位,建立人工气腹,误吸风险加剧,喉罩麻醉方式对食管括约肌压力有增加作用,可预防反流与误吸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加速术后恢复进程[3]。 综上所述,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方式可降低不良反应率,提高手术安全可靠性,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董万超,赵贤炳,郭永强.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20,47(4):72-74. [2]? 业亮,张永波,杜平.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拔管时间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9,25(12):160-162. [3]? 周建生.麻醉诱导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维持对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59-6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