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标准化护理协作流程对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时间延迟的影响
范文

    张鲜红 马宝霞

    

    【摘? 要】目的:探析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时,按照标准化护理协作流程干预,在rt-PA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延迟方面的影响。方法:将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随机分组,对照组以传统护理协作模式为主,观察组以标准化护理协作流程为主,记录两组rt-PA静脉溶栓治疗各环节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入院-CT室时间、CT-用药时间、入院-用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标准化护理协作流程干预,可使rt-PA静脉溶栓时间延迟有效减少。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标准化护理协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9-0156-01

    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例的65%以上,早期重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式,可使患者生存率提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时间把控具有较为严格规律,在脑卒中发病率1h内为最佳时间,而每延迟1min则会导致200万个神经元细胞死亡,同时也会使出血风险增大[1]。因此,急诊救治期间开展标准化护理协作流程,提升护理配合效果,在减少时间延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院选择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对比观察标准化护理协作护理流程的实施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入选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5月,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例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8.85±3.75)岁;观察组病例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50~84岁,平均年龄(69.24±4.68)岁;组间病例间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AIS诊治指南中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②发病时间<4.5h,脑功能损害特征持续时间>30min。③美国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在4~25分。排除标准:①排除存在既往出血史、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②排除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腑器官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在4.5h的溶栓窗内,给与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选用阿替普酶,溶媒50mL,总剂量为0.9mg/kg,以10%总剂量作为首次剂量[2],1min内静脉注射完毕,在1h内利用微量泵将剩余90%药剂泵入。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协作模式,评估患者一般症状完全预检分诊,将患者转送至抢救室,有卒中专家开展NIHSS评估,开放绿色通道,安排相关检查,排除脑出血后转入神经内科病房,准备rt-PA溶栓治疗。

    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护理协作流程,方法:①护理人员应明确掌握FAST快速识别标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接受急救溶栓实践学习,考核合格。②配置急救溶栓箱:由专人对急救溶栓箱进行管理,定期检查定数量品种,定时灭菌与消毒,将急救箱放置在定点位置,及时检查维修。③流程:由专业护士根据FAST标准、临床表现症状,对患者完成快速预检分诊,然后将患者转运至卒中中心,由卒中专家对患者开展NIHSS评估,确诊后开放绿色通道,由专业护士完成抽血与心电图检查,血液急查期间,同时根据CT将脑出血患者排除,由专业护士根据溶栓急救箱,快速准备rt-PA静脉溶栓治疗,上述所有环节均在卒中中心完成,观察2h后,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将患者转送至神经内科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各环节所用时间,并开展统计学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描述,以t检验;选用SPSS24.0软件检验本组资料数据,P值<0.05,有统计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的进入入院-CT室时间、CT-用药时间、入院-用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脑卒中在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与病死率等方面均具有较高占比率,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极大威胁,而且会给患者家庭与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3]。rt-PA溶栓治疗是临床首选的脑卒中急救措施,治疗期间入院至用药所用时间直接影响着预后质量。科学控制患者入院至用药时间,将其控制在60min内[4],可提升预后效果。减少静脉溶栓延迟需要多部门人员协调配合,而护理人员在协调与管理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5]。我院实践发现,标准化护理协作流程的实施,可对患者入院预见分诊、检查、确诊用药、转运等时间进行严格把控;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使护理人员可有效发挥协调管理作用;提前准备好溶栓箱,可为临床溶栓治疗实施提供基础设施。通过标准化流程的实时,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入院至用药时间,减少溶栓延迟,从而减少神经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标准化护理协作流程的实施,可使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rt-PA溶栓时间延迟有效减少,提升溶栓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芳芳.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的效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8,000(004):P.189-190.

[2]? 佐小丽,钟琼,罗丹,等.标准化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v.3(18):29+32.

[3]? 张文红.急性脑梗死48例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9,023(006):810-812.

[4]? 文启惠.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11).

[5]? 郭冬,杨忠,覃冰雁.针对性护理应用于降低急性腦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不良反应[J].血栓与止血学,2018,024(001):168-169,17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