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4G智能手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范文 刘霄霄
【摘要】智能手机的宽屏、高速、个性化特征给在校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抓住机遇,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并把其消极影响抑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关键词】4G智能手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张,并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4G是第四代通信技术的简称。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换句话说,4G手机就是迷你版的电脑。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为5.57亿,占网民总数的85.8%。截至2014年6月,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从职业群体来看,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均高于其他群体。4G智能手机运用得最广泛的群体无疑也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且接受能力极强的大学生。智能手机的快速更新与其价格日益下跌,给大学生这种无经济来源的群体带来了更多接触4G智能手机的机会。4G智能手机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
智能手机以其前所未有的创新向受众提供便捷、丰富、实时的信息通信网络服务,对大学生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方式和心理意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4G智能手机也不例外,它是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带来许多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巧用智能手机平台,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妙用智能手机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活用智能手机功能,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表达策略[2]。
一、4G智能手机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4G智能手机在性能、外观、网速方面完胜于之前的智能手机并迅速成为在校大学生的“新宠儿”。4G智能手机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网络社交工具,可以凭借快速联网的优势浏览国内外时政新闻,还可以通过刷空间、朋友圈、微博等途径快速了解亲朋好友的动态,扩展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4G智能手机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把积极影响发挥到极致。
(一)4G智能手机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教师把信息传达给学生的单项灌输,大学生作为被动的教育对象,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加之,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个性独特,自主意识极强,对于单向被动的灌输教育模式甚是反感。4G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可以打破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变单向为双向甚至多向的教育模式。因为4G智能手机可自行安装QQ、微信、微博等软件,教师和学生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将严肃的师生关系变为融洽的好友关系,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消除了学生的抵触心理,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把一些工作指南发布在空间、朋友圈、微博上面,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这种做法比把学生聚在一起开一个严肃的班会的效果好得多。由于4G智能手机可以快速联网并传播信息,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向学生传达一些实用的信息,将学生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另一方面,教师能通过空间、朋友圈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4G智能手机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4G智能手机可以提供多种对外交流模式,大学生可以凭借这些媒介结交新的朋友,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网络中的信息集中了文本、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较现实课堂更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教师突兀地向学生传达信息,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怀疑,而当学生自己在网络上主动地了解到此类信息时,他会毫不迟疑地接受。教师单向说给学生听的效果与学生自己看到的效果相差甚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利用4G智能手机的特性,把要传达给学生的相关信息做成吸引人的图像、视频等形式传到微博上面,让学生主动去浏览,主动地获取信息。这样就能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在学校官方微博、微信上面发布积极向上的内容,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会产生重大影响。
二、4G智能手机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最近微博流行一句话:“乔布斯发明了智能手机,却让中国人低下了高傲的头。”这的的确确揭示了真实的社会现状。事实上在校大学生是“低头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大学校园你会发现,无论是在路上走路的、在餐厅吃饭的,还是在教室上课的,都紧紧地攥着一部手机。据调查,近两成的学生每天将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花费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受调查的学生表示上课玩手机现象较为普遍,并多次提到“老师上课的质量决定我每个月手机的流量”[4]。这些现象在没有4G智能手机的时候已存在,现在4G智能手机风靡全国,它更加完善的性能導致大学生耗费更多宝贵的时间在上面。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
(一)便捷过度导致过度依赖
4G智能手机可以快速联网,这本是给大众带来便利,可是过于便利就会适得其反,学生遇到问题就会上网找答案,而不愿去思考更不愿去枯燥的图书馆找答案。教师在课上布置作业,学生在课下上网百度一下答案,无论对错草草了事,久而久之,大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就会下降。4G智能手机大屏、超清等特性,百分之百满足爱看视频的大学生的需求,这导致了大学生吃饭看视频,上课看视频,甚至走路还看,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荒废了学业,还对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殊不知,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除会对身体产生辐射外,还会引发肩周、颈椎等疾病,尤其对眼睛伤害很大,高亮度的手机屏幕光线持续刺激眼睛,会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诱发结膜组织的慢性炎性病变[5]。近来有几起学生摔跤事件,事件虽不大,原因却很独特,居然因为下楼看手机没看路而扭到了脚,这真的发人深省啊!
(二)自主过度导致难以控制
由于智能手机网络具有自由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再加上监管机制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舆论无法约束,致使手机网络中存在许多违背道德规范的内容。4G智能手机的自由性、自主空间比先前的智能手机更大,这让大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学生可以任意浏览各种网络信息,然而他们思辨能力不成熟,不能甄别出真假信息,容易被误导,被利用。同时,一些学生在空间、朋友圈、微博上面发表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论诋毁同学、老师,严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自主意识强,大多喜欢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愿被人打扰。一些学生整天与手机为伴,回到宿舍就抱着一部手机看视频或是聊天或是刷微博。这种现象很是可怕,宿舍学生都恋上了手机,与其他同学近在咫尺也远在天涯。还有学生深夜躺在床上不睡觉看视频,即使戴着耳机但亮光也会影响其他同学休息,久而久之导致宿舍不和睦,成为一大隐患。
(三)过度虚拟交往导致现实交流断裂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会是完美的,而虚拟网络中就有可能有“完美的人”。网络中的人可以隐去丑陋的部分,只展示自己最優雅的一面。这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相信网上好友就是完美的,而忽略身边这些真实存在的朋友。4G智能手机无疑给这些大学生提供了契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以最快的速度发状态,和微博好友全天聊天无障碍。这样一来,大学生就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基于手机软件的交往上,而导致现实生活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这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会出现人际交往困难的情况。这些大学生长时间活在虚拟网络里,渐渐会远离同学,远离集体,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了朋友的关心与呵护,最终可能患上抑郁症或孤僻症,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四)开放过度为不良信息创造传播途径
网络实现了思政知识的多元化传播,改善了思政教学课堂的枯燥乏味。对于学生来说,网络不仅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还营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激发了主动学习欲望。但是网络也存在一定缺点,如果掌握不好,网络也是会阻碍教育的进展的。因为网络环境是具有高度开放性的,会带来大量的负面信息,对自控能力差的、思想不够成熟的大学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于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世界观的养成造成负面的影响,从而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难度,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面临的问题之一。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4G智能手机的策略
(一)妙用4G智能手机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灌输型”“独白式”的教育,智能手机的交互、开放、平等、隐匿等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了要求[2]。教育者要转变固式的单向灌输,发挥4G智能手机的功效,及时关注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思想与实际问题。教育工作者可以把一些热点话题放在空间、朋友圈,让大学生参与讨论,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达到共赢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合理运用4G智能手机快速获取资源与迅速传播信息的优势,为教育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例如用微博微信来关注学校的公众号,对一些热门话题进行探讨,让学生能够展开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参与,并进行相应地指导。教育工作者可以对校园媒体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充分利用,制作出兼具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手机媒体新平台,使得整个平台能够成为当前手机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娱乐场所。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的建设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其难度有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影响。但是打造一支素养比较高的团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基础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建设的工作核心应该放在对手机媒体带来的发展和变化的适应上,培养出一批政治理论扎实、又比较熟悉手机新媒体的教师,营造良好的校风,自觉传播健康信息。
(三)提升在校大学生自律能力,适度运用4G智能手机
教育者可以在学校里开展讲座、辩论会、讨论会等活动,用具体实例向大学生展示无节制使用4G智能手机会给身心带来的伤害。开展一些诸如“离开手机,走进自然”“离开手机,走进生活”等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丢开手机不仅可以收获更多快乐,而且可以提高交际能力、思考能力等,让学生学会与手机保持适当的距离,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使用手机的时间,把使用手机时间限制在每天2个小时以内。内因起决定作用,唤醒沉迷于网络小说、网络视频、网络朋友的大学生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让他们切实明白过度浪费时间在手机上对自己身心的腐蚀性、对自己长远发展的百害无一利性,自觉提高自律能力。
四、结语
在这样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4G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大众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个过程中思想逐渐多元化,而其中的质量会参差不齐。一些负面信息会对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这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充分发挥4G手机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优势,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把4G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冉迪金.手机通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1.
[2]蔡红生,许萍.试论智能手机的影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4(08):76-79.
[3]李娟娟.4G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电子制作,2014(08):288.
[4]万美荣,胡咚,曾兰.论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湖北省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为特点实证研究结果的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4):20-24.
[5]贺曲,马正江,张文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以智能手机广泛使用为背景[J].安顺学院学报,2014,16(01):32-3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