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性化护理对血管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
范文 | 朱娴 蔡颖 曹静 翁艳敏
【摘? 要】目的:探讨对血管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300例DVT患者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均予以对症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7d实验组患肢消肿率高于对照组,静脉溶栓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激酶用量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管外科DVT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取到满意的干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血管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9-0214-01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因血液在血管内无法正常凝结导致管腔堵塞,进而引起血管内静脉血液回流障碍[1]。DVT若发生后不能及时的治疗会让血栓逐渐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引起后遗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探讨了对血管外科DVT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患者的干预效果,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00例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下肢静脉造影或血液检查确诊[2]。(2)患者均无认知障碍或者精神疾病。(3)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同时本次研究也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2)合并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3)认知障碍或者精神疾病患者。按照隨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实验组150例,男性96例,女性54例;年龄最小者为34岁,最大者为66岁,平均年龄(48.2±2.3)岁;病变部位:左侧80例,右侧70例。对照组150例,男93例,女57例;年龄35~68岁,平均(48.6±2.4)岁;左侧血栓82例,右侧68例。两组比较在年龄、性别及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相同方法治疗,主要是予以患肢静脉滴住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 对照组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主要指导患者注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每天均策略患侧下肢小腿中段与大腿中段周径,若测量结果存在明显异常需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人性化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DVT患者因患肢活动障碍及疼痛,这导致患者容易出现较重心理负担,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同患者的交流沟通,引导患者主动倾述自己的情绪情感,之后结合患者情绪状况及心理特点做针对性的疏导及安慰,且可为患者讲解及治疗成功案例,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此外护理人员充分考虑患者文化程度及年龄,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直观生动的动画视频讲解DVT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护理要点等,提高患者的配合度。(2)人性化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及康复环境,主要是护理人员应调节病房温湿度适宜,将温度控制在23~26℃,湿度控制在50~60%;病房内物品陈设整齐,环境打扫卫生,在病房中布置一些鲜艳物体如气球、鲜花等;定期开窗通风以促进室内空气流通,比较长期密闭环境引起的呼吸不适情况;调节病房光线适宜,促进患者睡眠,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缓解患者的情绪,根据患者的要求可播放一些取得影视视频或提供文学读物,帮助患者消磨无聊的时间。(3)人性化用药及饮食指导。用药治疗上若给予足背静脉用药需将患肢抬高30度左右,且辅助患者平卧;患肢腘静脉插管用药需保持导管固定良好,避免过度屈膝,预防导管滑出;患肢股动脉插管需注意股动脉位置,做好插管部位的清洁消毒。饮食上指导患者尽可能进食易消化及清淡食物,促进大便通畅,且鼓励患者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栓症状。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在干预7d后观察两组患肢消肿率、静脉溶栓时间及尿激酶用量。患肢消肿率=(护理前大小腿周径差-护理后大小腿周径差)/护理前大小腿周径差×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各指标见表1。 3 讨论 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的疾病,对该病若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容易引起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在对DVT的治疗上临床中多采取静脉溶栓治疗方式,而治疗过程患者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及不良事件,因此对DVT治疗患者还需做好相关的护理干预工作。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强调护理过程同人文因素充分结合,确保护理服务更贴近患者实际及需求,保证治疗及护理效果[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人性化护理干预DVT的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对血管外科DVT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效果,促进患肢消肿及,减少静脉溶栓时间及尿激酶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莹.基于人性化服务理念的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2):3613-3616. [2]? 陶燕萍,潘慧蓉.人性化护理对血管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8):201+205. [3]? 董莉,薛晓琴.人性化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0):178-17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