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建本科高校剑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范文 | 【摘要】文章围绕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展开,以西京学院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创新性地构建了多维度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模型主要包括:“应用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一融二协三促进”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竞赛育人新模式等。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订单式;竞赛育人 【基金项目】省级教改课题:“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17BY117);校级精品课程“信息系统与网络安全”(项目编号:2017-YJPK-11)。 国务院于2014年5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指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5年5月,教育部公布,全国共有600所新建本科高校被批准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西京学院作为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一员,以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为主。西京学院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经济新常态的现实,深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提出“创新+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突出对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国内对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和创新教育现状的研究颇多,均认为当前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问题非常严重。许志山(2012)从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第二课堂等角度出发,认为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知识结构欠合理,创新意识较薄弱,创新思维方式缺乏,第二课堂建设思想亟待统一,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缺乏针对性,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联系不紧密,第二课堂的硬件条件比较薄弱,专业老师指导不夠并缺乏积极性,社团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对于创新人才培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如何开展创新教育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高校应该建立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培养机制;建立新的课程制度下的目标机制;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机制;建立教师的引导机制;建立科研导向的教学机制;建立师生的激励机制,通过机制的建立来保证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 综上可知,从研究方法上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思辨式的想法和经验上的总结,还处在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的理论探讨阶段,缺乏明确的创新人才培养思路与科学的实施方案。从研究对象上,以国内外顶级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忽略了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逐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社会新常态,新建本科高校同样急需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 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一)“应用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立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校情,围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实施“西京学院-蓝桥软件学院订单班”的基础上,对“应用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索“多维度”校企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 (二)“一融二协三促进”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西京学院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建立创新创业平台为支撑,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制度为保障,构建“一融二协三促进”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如图2所示),实现“全面覆盖、全程指导、全面参与”教育,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竞赛育人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分析现有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以大学生竞赛为依托,研究建立具有西京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竞赛管理体系、竞赛课程体系、竞赛学分置换体系、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建设与管理体系;制定竞赛人才选拔制度、竞赛奖励制度、开放式创新型实验室管理办法等制度;探索建立和管理大学生竞赛书院的方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一套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的、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竞赛育人新模式。 三、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展望 研究将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为主线,着力搭建课程资源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学科竞赛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和科学研究平台五大平台,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与渗透,旨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简单地概括为“一条主线,五大平台”。同时,通过五大平台整体工程的持续建设,课程资源库得到迭代更新,并衍生出企业案例库、竞赛项目库、创业实践项目库和科研项目库等优质教学资源,进而构建教学云资源。 【参考文献】 [1]孙会明.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调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 [2]许志山.第二课堂建设与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3]邓海生.“双维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西京学院-蓝桥学院订单班”为例[J].教育界,2017(22):120-12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