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立足语文课堂教学 整体实现三维目标
范文

    郭 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根据这个精神,语文课程标准从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展开,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

    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三维目标的落实并不容乐观,顾此失彼的现象频频出现:有的只注重单一知识的习得,不注重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形同虚设;有的情感态度目标大而不当,不符合学生实际。这些现象该如何看待,教师该如何确立三维教学目标,利用三维目标指导教学?下文试结合例子论述一二。

    一、科学确立语文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不过在实际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关系是相互交融的。

    1. 客观辩证地整体认识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是传统教学的核心,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但正如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说的一样,知识与能力要想更牢固地掌握,有赖于科学学习方法的习得。这也是新课程特别设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目的所在。通过每节课对学习方法的有序渗透,整个学期、整个学年就完成了一种学习方向的引导。另一方面,每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又是该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使知识的渗透有的放矢,井然有序。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目标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深层开拓。《语文新课程标准》设立这一教学目标源于对“语文”二字的精准解读。“语文的全称是语言文化,语言和文学。”每一篇文章都不是文字的简单集成,文字背后有情感、有观点;另外,学与教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形成(如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阅读活动的喜爱等),这些构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基本内容。

    总之,知识能力目标是课堂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而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知识能力目标的实现中。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其所具有的潜能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通常是指预期的,在具体情景下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行为变化的结果。它通常是策略性的,可观察,可测量和评价的。教师必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

    例如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不少教师将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定为“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这样的教学目标是概括性的,很难具体测量评价。如果表述为“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荷花美在哪里,联系生活,寻找一样美丽的植物”,这样就可以具体观察了。

    确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具体明确,还要从学生所具有的能力出发。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的单元提示,希望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能“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笔者据此设计《路旁的橡树》的过程方法目标:1. 通过设计小区环境抽样小调查了解周围环境。2. 小组讨论反馈调查结果并讨论形成原因。学生从周围家居环境出发,分成几组作简单的抽样调查。在对周围环境状况了解之后,学生再分组讨论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就有的放矢,不流于表面。 这样将一个大目标分阶梯式地化为两个小目标,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降低了难度,提高了效果。

    二、整体实施三维目标

    1. 整体实施三维目标的重要性

    (1)知识习得与能力培养同样重要

    新课程标准将知识与能力合二为一作为一维目标的意图,在于强化知识与能力的联系。现代社会知识发展极快,人类获得信息的速度是赶不上信息发展的速度的。因此,语文教育也不能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应该培养个体终生学习的能力。

    要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落实第一维度目标,要明确以下两点;①学习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手段,并不是一堂课甚至一个阶段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②能力的培养需要掌握必要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孩子将知识尽快转化为能力。

    三年级上册的《荷花》一课,语言优美,是学生学习景物描写的范例之作。文中还有一段精彩的脸像想象,成为学生写作时争相模仿的地方。但是,如果机械模仿,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则不利于孩子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前面作者描写的景色与后面联想段落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是由第三段的精彩比喻“一幅活的画”而产生的。作者想象自己融入眼前的美景中,有人在画中之美感。这段联想以虚景更反衬了实景的动人,也是作者对景色喜爱之情的直接流露。明白这些, 学生才懂得如何恰当运用联想这一手段为文章中心服务。

    (2) 学习过程的实践性与学习方法的习得同样重要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为了“举一反三”。而学生正确灵活运用学习方法,只有在真正的学习实践中才能形成。

    比如课文《中彩那天》的教学,课文里有个词语“拮据”,这是学生比较陌生的词。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自读课文,指出不懂的词,其中就有这个“拮据”。这个词义该如何弄懂?笔者让学生自己想想办法。学生们提出了诸如“查字典、问家长” 等办法。最后笔者采取了学生说的联系上下文。让学生自己把前后的两句话读一读,学生就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个词语了。

    2. 采取科学教学策略,使三维目标相互融合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完成渗透于文本感悟体验中

    语文教学中,不同目标的达成过程与方法是不同的。如果说“知识、技能”需要感知与实践的话,那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就需要感悟和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种主观选择、主观认识和反映。在学生主体认识还没有形成或改变之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可能有几种价值选择,还可以告诉学生正确的选择、错误的选择各有什么后果。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识一定是建立在自主性认识的基础上的,教师的“告诉”只是一种灌输,不是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过去, 语文教学一直有个误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作者赋予的,是不变的。但是社会转型的今天,学生对于文本价值意义的解读,越来越呈现出了个性化和多元化。《落花生》一课,表达的中心主题是要做个有用的人,作者认为“果实埋在地里是值得赞扬的”。但是现在的学生看法却与以往大不相同,学生们认为要把自己的优点亮出来才能更好地推销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观点,外表与心灵都美是令人欣赏的,值得追求。然后教师应该用具体的事例引导孩子懂得内心的美丽是最本质的,比外表更重要。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认知,符合时代精神的、正面向上的都应该给予肯定,不要被教师自己领悟的所谓“写作意图”绑住了手脚。

    另外,进行情感教育活动,应该要创造有利于学生进行主体尝试参与、选择、体验的情景,让他们在这种体验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判断。如二年级课文《我选我》是一篇描述学生学校生活的文章,文中的小主人公很勇敢地推选自己做学习委员。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班级事件,学生能否理解主人公做出选择前的复杂心情以及最终选自己的原因呢?笔者让孩子们现场体验,让一个孩子上来主持卫生委员选举,让孩子在这个情景中做出自己的选择。于是,小主人公选举之前的心情、选自己的原因都自然而然地真切感受到了。

    (2)学习实践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的习得

    学习方法的掌握不能靠机械地讲解,应该融汇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来完成。

    如三年级下册的课文《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渗透着一种新的阅读方法,表述为“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神情和动作进行描写”,这一方法对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简单地找出描写神情和动作的词语并讨论运用这些词语的好处,那么只是把这方法用了一遍,并没有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人物情感,很多学生下次遇到同类型文章时,还是不会用这种方法理解文字。

    所以笔者在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目标做了这样的设计:“先感情朗读,注意表示动作的词,再说说人们心里想什么。”这样设计,不直接说这些动作神情词语的作用,而让学生说人物心理活动,再通过情境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地带上了动作表情。这样并未对词语做过多机械讲解,但学生对动作表情的作用已经明白了。

    (3)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还有赖于学习过程中的多元评价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了教学评价也是多元的。语文课堂评价要做到多元,相比其他书面评价等形式更不容易。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兴趣和专注程度。这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捕捉学生各个方面的优点随时做出个性点评,当然教师还可以大胆地将评价权交给孩子,生生互动,做出精彩评价。

    举个例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纸船和风筝》,讲述的是两个好朋友吵架又和好的事情,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情,课堂上学生很愿意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针对这样的文章,笔者认为朗读评价时光评价孩子重音有没有突出,读得好不好听是不够的。每当学生读得动情,笔者就上前轻轻拍拍学生的肩膀,说上一声“善良的孩子。”,以表示笔者的理解,同时也暗示孩子他读得动情。

    朗读评价不光由教师来进行,笔者的课堂上,学生之间常常相互做朗读评价。生生互动,既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朗读鉴赏能力。

    实践证实,只有多元的课堂教学评价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才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构造了一个全面科学的课堂架构参照系。语文教学从三个维度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乃至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落实“三维目标”,逐步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有效方法,成为学习能力强、心灵健康、思维开阔的一代新人。

    整体实施三维目标的方法、路径目前还在不断探索中。只要教师、教育管理者跳出传统教学框框,摆脱传统不良、机械的教学习惯,去尝试、探索,一定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得到丰硕的教学成绩。■

    (责任编辑:左小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