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美国中小学的死亡教育及启示
范文

    牛楠楠 李 森

    [摘 要] 死亡教育起源于美国,美国中小学的死亡教育已达到较高水平。本文通过介绍美国中小学死亡教育的状况,以期对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开展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中小学;死亡教育;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3-0045-03

    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死亡”常常被认为“不吉利”,而成为国人言谈中的忌讳,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尽量少和孩子谈及,而且更将其坚决地拒之于儿童教育门外。相比之下,美国人在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方面却实在、开通得多。美国中小学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质上则是通过死亡教育帮助孩子应对生活中的死亡等不幸事件,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保持、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珍惜生命,避免轻生和自杀。本文对美国中小学死亡教育的状况作简要介绍,希望能引起重视,对我国中小学进行生命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美国中小学死亡教育的发展概况

    死亡教育源于美国,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正式兴起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从20世纪60年代起,死亡教育逐渐成为美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到1976年,已有1500多所中小学实施死亡教育课程,在1976~1985年这段时间,由于相关学会、期刊杂志的推动,死亡教育已初具规模,有更多重要的教科书及相关书籍出版。美国当代死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已从过去的兴起、盛行过渡到现在的稳定发展。各中小学均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设置死亡教育课程。

    二、美国中小学死亡教育的实施

    1.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米尔斯等人(1976)的研究中指出,在中小学实施死亡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儿童的心理健康有赖于他们对悲剧事件的了解;(2)死亡教育可以帮助降低已经习得的恐惧和错误的概念;(3)先前对死亡的教育和讨论有助于提高儿童应对未来死亡事件的能力。①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早就发现,3周岁的幼儿大多已接触到“死亡”一词。他们在跟小伙伴的交流中可能会涉及“死亡”,并对其感到神秘和恐惧。他们有时还会若有所思地向大人提出许多相关的具体问题。孩子一般要长到10岁左右才能理解“死亡是永恒的”这样深奥、抽象的道理。在此之前,他们一般不会因为亲人死亡带来的哀伤而背上沉重的情感包袱,他们只是想知道死亡究竟是怎么回事。② 美国人还认为,在孩子有足够的领悟能力时,对他们进行死亡教育,向其传授某些积极的“生死观”,能帮助他们了解死亡的有关知识,正视他人和自己日后的死亡,正确处理自己或他人的悲伤情绪,树立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死亡教育的目标

    对死亡教育的目标不同学者作了不同的阐述,其中最为详细的要属学者科尔的阐述。他把死亡教育的目标分为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和价值的四个层面,并指出根据不同的情况侧重点有所不同。(1)认知层面上的目标:为学习者提供各种有关死亡的信息,并帮助其体验这些信息,通过提供实例以及案例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并能整合这些信息。(2)情感层面目标:使学生学会如何面对死亡、濒死和丧恸的情感与情绪,重点在于教导他们正确处理自己在面对丧恸时的哀伤情绪,分享并讨论哀伤的情绪体验是重要的方法。此外,对没有丧恸经历的人,可以教会他们正确运用同理心意识帮助丧恸者缓解情绪。(3)行为层面上的目标: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反应是正常的,自己应该如何或帮助别人正确表现哀伤的情绪。(4)价值层面上的目标:帮助人们澄清、培养、肯定生命中的基本目标与价值,通过死亡的必然性来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③

    3.死亡教育的具体内容

    吉布森等人认为,中小学阶段的死亡教育有如下内容较为恰当:(1)自然的生命循环、植物及动物的生命循环;(2)人类的生命循环:出生、成长、衰老及死亡;(3)生物的层面:有关死因、死亡的界定;(4)社会和文化的层面:丧葬的风俗及有关死亡的用语;(5)经济的和法律的层面:保险、遗嘱、葬礼;(6)有关于哀伤、丧礼、守丧等层面;(7)儿童文学及艺术中对死亡的描写;(8)死亡的宗教观点;(9)道德和伦理的主题:自杀及安乐死等;(10)生死相关的个人价值。④

    4.死亡教育的实施方法

    美国中小学的死亡教育大体按照认知的/信息的(教导式)和个人的/情感的(经验式)两种模式实施。⑤

    认知的/信息的(教导式),以教师为主,向学生介绍文章、资料、书籍或多媒体等所呈现的知识,主要包括知识讲授法和阅读法。知识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向学生系统讲授有关死亡的知识;阅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由各种视听媒体(如幻灯片、影片、音乐、文学、艺术作品、报刊杂志等)呈现的有关死亡的内容,然后进行讨论,交流感受。个人的/情感的(经验式),以学生为主,运用各种经验情绪分享的方式,来探索死亡和濒死的各种情绪和感情,主要包括模拟想象法和参观体验法。模拟想象法包括轮流演剧、情境模拟想象、角色扮演等;参观体验法包括参观医院、育婴室、殡仪馆、丧礼病房等与生老病死相关的场所,照顾濒死病人等。

    此外,还有在相关事件发生时进行的随机教学法,以及学生自己借助指定或自定的作业,从事文献的收集、整理、分析,以获取相关知识的自我教育法。

    5.美国中小学实施死亡教育的成效

    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在参加了死亡教育课程后,认为自己对死亡和死亡相关事件的恐惧较学习这门课程前有所减少。有些州在中小学开设了死亡教育后,自杀率有了非常明显的下降。

    但也有人认为,开设这类课程弊大于利,他们认为将死亡的内容摆在孩子面前,他们就有可能模仿;也没有必要大范围的开设预防自杀的课程,应该先鉴别有问题的孩子,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⑥

    四、对我国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启示

    1.转变传统思想,重视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由于生老病死、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亲人或朋友的死亡,经历失去亲人、朋友的痛苦,这种痛苦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消除的,严重的还会给人绝望之感。美国十分重视对儿童的死亡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死亡,面对死亡,走出痛苦的阴影,走上健康的道路。美国联邦教育部曾明确提出向中小学生进行死亡教育的具体要求。

    我国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将死亡作为忌讳,很少向儿童传授有关死亡的知识,即使是一些成人也不能准确把握与死亡有关的知识。目前,我国大陆只有辽宁省、上海市等地区和学校进行了有关死亡教育的尝试,但仅仅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此,笔者认为,政府应重视生命教育,在中小学校园和课堂中开展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加强这方面的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和内容规划,加强政策干预。

    2.科学规划生命教育的内容,完善课程设备

    美国中小学的死亡教育具有科学完整的内容,针对这些内容和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开设了正式的死亡教育课程,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作为辅助。正式的教育课程有助于向儿童传授系统的、连贯的、完整的有关死亡的各方面知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死亡教育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有助于使孩子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习死亡的知识,领会死亡教育的精髓,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死亡,内化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有许多中小学将死亡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健康教育、社会研究、文学等课程中。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完整的课程和内容体系,加之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制约,很难将生命教育作为独立的、正式的学科课程来开展。将生命教育融入、渗透到已有的正式课程中进行比较适合实际情况。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升学压力的影响,以这种方式开展生命教育困难重重。从长远、有效的层面来看,应科学规划针对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符合我国现有国情的生命教育内容体系,设立正式、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

    3.协调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美国中小学开展死亡教育时,常常会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美国小学的“死亡课”,会邀请一些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与孩子们认真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或让学生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另外,家长和老师也会带儿童到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把五彩缤纷的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们的床榻,祝福那些处于弥留之际的老人或病人,目送他们告别人世。美国中学的“每十五分钟”项目,在模拟车祸的场景时,有的学校除了安排急救车辆之外,还调派救护直升机飞抵“出事现场”以增强现场感。⑦ 孩子在这些活动中,真实、深刻、温和的接触和感受到了死亡,领悟到死亡的深刻内涵。

    我国中小学在开展生命教育时,也应大力宣传自己的教育目的和意义,争取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尤其是家长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调动他们的力量,以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联手形成对学生的教育合力。

    4.加强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国外对死亡教育的理论研究已达到了较高水平,我国虽已开始重视,但由于起步晚,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多,大多是从生物、医学等角度探讨死亡及生命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或直接借鉴国外及港台地区的死亡教育经验,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理论,认识和实践领域还有很多欠缺,对于死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教材及教法等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全方位探索。

    我国在中小学中开展生命教育,还处于初步设想和尝试阶段,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因此,我们在推广生命教育时,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应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中小学生命教育体系,真正做到切实可行,踏实稳进。

    注释

    ①(台)陈彦良:《死亡教育课程对丧亲国一学生死亡态度的之影响——以嘉义市某国中一年级学生为例》,私立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2

    ②唐绿意:《美国小学开设“死亡课”》,《教师博览》,2007年第11期,第47页

    ③袁峰,陈四光:《美国死亡教育发展概况》,《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95页

    ④周士英:《美国死亡教育研究综述》,《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4期,第47页

    ⑤(台)张淑美:《生命教育与生死教育中等学校实施概况之调查研究》[DB/OL].http://210.60.194.100/

    ⑥韩映红,王银玲:《美国儿童死亡教育及其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75-77页

    ⑦孙芹:《“车祸”闯进美国课堂》,《安全与健康》,2006年第12期,第51页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 王永康)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