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开展技能竞赛 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范文

    王正斌

    参加各种计算机技能比赛是选拔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笔者从1995年开始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计算机比赛,并且进行技能方法的理论研究,因此想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与全国的同行们共同分享,共同提高。

    一、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1.增强专业实力,推动专业发展

    每次比赛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和软件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学校要不断地更新添加设备,增加软件的投入,以适应比赛的需要和社会的快速进步。

    近几年,我校逐步完善了软件实训室、网络实训室、多媒体实训室、CAD/CAM实训室等,目前已有300多台先进的品牌机。软硬件的不断更新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以适应其发展的要求,无形中使专业教师的整体实力大大加强,从而促进了其专业的发展。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已成为辽宁省示范专业,计算机实训基地已成为国家信息技术实训基地。

    2.实施校企合作,塑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的竞赛和企业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学校虽然有一些设备,但有些昂贵的设备还是无法购买,需要企业更先进设备的支持。这些先进的设备还需要企业优秀人才对教师进行操作培训。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得到企业的支持,促进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同时也使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零距离接触,充分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3.采取“做中教,做中学”,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拓展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在“做中教”的过程中,使教师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充分接触,充分体现了以实践为主线,以技能为核心。教师本身教学不单是理论教学,也不单是实践教学,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只有在“做中教”才能培养出技术水平很高的学生,而学生在“做中学”,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技术能力,深受企业欢迎,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力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4.指导学生勤学苦练,培养技能型人才

    多练、勤练、苦练,达到极限,使技术走向熟练。奥运金牌的获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样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需要经过大量严格训练。每个参赛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和各项技术要求,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才能有所成就。为此,我们制订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有的学生由于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红肿了,休息一会继续练习,有的学生坐时间长了腰痛,就走动一会还坚持训练。正是由于这样艰苦的训练,学生的技能大幅提高。

    5.提高学校声誉,促进产教结合快速发展

    载誉归来后,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悄然而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关爱。上级主管单位对学校进行了奖励,企业纷纷踏入校门,谈合作,招收学生。毕业的学生面试时企业听到是我校的毕业生都高看一眼,极大地促进了产教结合的快速发展,同时对学校专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原来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只有商务外语专业,随着比赛成绩一年比一年好,我们又成立了“精密金属加工专业”和“装饰装潢专业”,这两个专业都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目前都已成为学校的支柱专业。

    6.增强学校实力,成为再就业基地

    几年的比赛极大地增强了学校的实力。目前,学校已成为大连市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由于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实训基地相继成立,成立了日本杰作公司BPO实训基地、精密金属加工实训基地、装饰装潢实训基地等。学校的这些实习设施,又构成了再就业基地,现在已经成为大学生培训基地,下岗人员培训基地,农民工培训基地等,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二、组织师生参赛,培养优秀专业人才

    我校参加了2007年全国计算机大赛,在全国3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几百名选手参加的比赛中,获得2金、1银、6铜的辉煌战绩,与广东、宁波并列奖牌总数第一,其中徐春庭同学在多媒体比赛中荣获全国第一名。

    从2003年至今,我校参加市级以上比赛已有10次,获奖选手达110人次,荣获一等奖选手(包括金奖、第一名)已达45人次。

    2003年12月,我校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全市中小学生多媒体设计比赛,李响和叶蓁同学荣获一等奖,韩迪和金龙学同学荣获二等奖。

    2004年,我校参加大连市“6100”大赛,获奖选手38名。

    2005年6月,我校参加全市计算机比赛,蔡慧、黄凯、宋厚章获得多媒体动画一等奖,李响、李晓东获得电脑绘画一等奖,高超群获得网页设计一等奖。

    2005年10月,我校参加全省第一届计算机比赛,高超群获得金奖,于清汇获得银奖。

    2006年10月,我校参加全省第二届计算机比赛,教师组第一名是我校李响,第二名是金龙学。学生组第一名是我校李洪宇,第四名是我校蔡慧,第七名是我校刘晓琳。

    参赛选手现都已成为行业骨干和企业中的精英。例如,王旭升曾参加过全市多媒体设计比赛和硬件维修比赛,目前在计算机网络公司已是网络和服务器维修骨干;参加全市比赛的姜传明、谢照明、鞠利、金龙学(2006年曾留校工作一年半)、安相禹、庞天祥等同学已成为计算机公司CAD设计、网络维修、多媒体设计的高手;全省计算机比赛获得好成绩的李洪宇在部队也是电脑高手,成为队部首长的得力助手。李响已成为我校的动漫设计教师,在全市计算机教师当中也是佼佼者。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计算机大赛。

    三、积累丰富比赛经验,深入反思,查找不足

    通过几年的带队比赛,笔者总结出如下经验。

    (1)严格考勤,作到勤练、多练、苦练,作好资料积累。学生已练习过的技术资料一定要保留好,过一段时间要求学生再做一遍,前后进行对比,找出进步所在,鼓励和增加学生的信心,这对选手的培训是非常有帮助的。

    (2)组建团体项目要培养学生的团结、配合、协商能力,要让学生顾全大局,不要耍个人英雄主义,要不急不躁,努力发挥每个人的优点。在展示个人风采的同时,更要突出职业道德与协作精神。

    (3)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走进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学习、技术、家庭、身体、喜好等,与学生做朋友。

    (4)不定期举办训练作品展示,给学生以鼓励,增强他们训练和比赛的信心。

    (5)通过大量的实践,反复的训练,“做中教,做中学”。首先让学生跟着老师做项目,做案例,等他们会做了再提些问题(有时他们会主动提出一些问题),这时再给学生解释为什么这样做,他们会非常感兴趣,并能主动地学习,学习效果非常好。

    为了继续提高比赛培训质量,我们深入地进行了反思,找出了许多不足。例如,在案例的提炼上还不够精,不具有代表性,这便给训练拉长了时间。在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上还不够到位,学生在进行实战时还非常紧张,给比赛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我们还会不断努力探索,深入贯彻温总理“做中教,做中学”的指示和周济部长所说的“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精神,把这些年来比赛的经验运用到平时教学中,让全校学生都受益。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

    (责任编辑 田欣欣)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