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实现美术鉴赏与绘画实践的有效连接 |
范文 | 王俐 高中美术鉴赏课堂顾名思义便是鉴赏,看似与绘画实践无关,所以,大部分美术教师往往会强调鉴赏的环节而忽视了绘画实践的功能。其实,在鉴赏课堂中合理穿插绘画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绘画、创新等综合能力,进一步深化对美术作品的认识,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绘画的教育功能。 譬如,临摹曾鲸的国画《王时敏像》时,我们可能更多关注的是绘画的本体语言,如造型、构图、形体、透视、笔触、色彩等,这些延展出的纷呈内容形式确实能帮助学生掌握绘画语言,了解绘画的技法。但是纯粹的摹写是技艺的提升,缺乏了“情”(亦为灵魂)的融入,不了解实质,仍为空泛。而在美术鉴赏课堂上,对于绘画的介绍则不要晦涩难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把侧重点转移至对于作品的鉴赏中来。画中具体为何人?为何选取这个典型瞬间?画中是否有一定的情节性?作品想要表现的是什么?这样一梳理,学生自然会了解作品中绘画语言运用的巧妙之处,理解画家在刻画对象时所采取的方法手段形式内容的缘由,并且能通过绘画实践,感受到“四王”之一的王时敏的高洁儒雅气质,从而对修身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摹写与理解的基础上再带着对于摹写的积淀与作品理解的深度,尝试创造简练的人物题材,在创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方法,既体现了绘画的专业性,深化对美术作品的认知理解,又实现了鉴赏的艺术教育功能,亦使绘画由“摹其形”、“知其意”上升到“触其心”的层面。通过对经典美术作品的模仿、理解、创造、体悟,使师生通过绘画实践从而进一步深化理解作品、学会有意义有价值的再创造,实现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与绘画实践的有效连接。模仿、理解、创造、体悟这四个环节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 一、模仿,尽量接近原作 模仿是基础,要求学生在整体感官印象中对基本的形式内容进行“拷贝式”的再现,旨在学习。在国画领域,模仿更准确地应称为“摹写”,即依葫芦画瓢地将摹本之内容原封不动地原型呈现,强调的是准确性、再现性。但摹写对于师生的要求均极高,必须有足够的美术修养与基础才可能实现较为精准的摹写。由于普通高中学生的美术基础薄弱,所以摹写的可能性不足,故模仿原作,尽量与作品接近,成为对普高学生绘画实践层面提出的实际要求。 例如,在《抽象艺术》的教学中,我在学生有了一定基础的认知后安排了绘画实践——临摹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要求尽可能模仿得接近原作。众所周知,这件作品是由纵横交错的横线与竖线、红黄蓝为主的原色构成,以平衡的原则创作出了表现纽约曼哈顿百老汇繁华的纵横街道、林立商铺、热闹商圈。学生在模仿时能把握整体的特点与主体内容,但一五一十地还原这件作品仍是困难重重,计算、测量、分割、连线、调色、填涂,工序繁复。学生在模仿的时候能较好理解作品为什么出现这么多方形、矩形,代表的是咖啡厅又或是剧院等问题,对疏密、对透视等美术语言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理解,旨在深入了解 “一个人如果没有获得对事物本质的彻底了解,那他就没有权利去爱或者去恨这一事物。”所以,理解是深化,旨在通过模仿美术作品,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优势与特点。理解,当然是尽可能广而全面地了解事物的本质。 例如,在《西方现代艺术》的教学中,我首先请一位学生上台凭印象描画出表现派大师蒙克的油画《呐喊》。学生画出的形象可谓是五彩缤纷。而后我再请学生通过绘画实践模仿《呐喊》,以简单的线描形式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呐喊者的造型。学生便可以对作品以及表现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主人公的头为何像骷髅,双眼为何圆睁,嘴为何呈圆形,以及手为何紧捂双耳,都能自主归为一个原因,即以夸张、变形来表现人物的极度恐慌。 其实,我们固然都希望能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进行有效摹写,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非美术专业的学生普遍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对于美术作品的认识习惯于停留在视觉浅表,并没有过多地在意与深思,即使教师在课堂上娓娓分析或者请学生参与鉴赏,学生依旧以视觉经验为主,对于所谓的形式、内容实行一眼掠过或一笔带过的无意识行为。只有当学生在有效动手实践时,他的各种感官才能得到充分运用,点线面色的基本语言元素与形体、明暗、透视、造型等语言手段才能在实践中变得明晰。 三、创造,强调独创精神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卡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创造是发展,要引导学生在模仿与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喜好、情感态度、知识阅历、美术素养等创造出颇有意味的具有独创性的新颖作品。 例如,在《抽象艺术》的教学中,有了模仿经典的积淀,有了对作品形式语言的进一步理解,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抽象的理解创造一幅冷抽象作品,学生对作品的创造便显得游刃有余了。学生的自由发挥看似无意,其实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复杂有意味的认知与表达,以至于呈现出纷呈的内容形式足以让教师惊叹。 美国艺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提出:创造性的成长是绘画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最终目标。这里创造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在所有方面都显示出来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包括情感表达的自由而富有独特性;智慧显示的流畅而富有原创性;美感的新颖性,等等。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我们期待通过创造,激发学生的创造能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体悟,身心智慧显现 体悟则是升华,是这一系列环节下来的整体的基于身心的感悟显现,也是最智慧的参透。 在吴冠中先生作品《春雪》的鉴赏教学中,请学生以笔墨来模仿艺术家笔下的那片纯净世界,学生在依葫芦画瓢的画面摹写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作画的畅快淋漓之感。而作品中的元素也变得熟悉起来,对于作品的整体理解显然有很大帮助。再请学生斟酌后将自己胸中意气抒写发挥,泼墨挥毫大胆创造,这一系列环节完毕,让学生自己根据亲力亲为的绘画实践经验稍作梳理、认识与回顾,身心的体悟该是颇为丰富的。 艺术是体现现实本质,揭示原有状态,它的核心是求真。我们需要智慧性的体悟来提升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对艺术的认知,我们需要通过美术鉴赏课堂的绘画实践实现更高层次的提升。通过“模仿,理解,创造,体悟”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现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与绘画实践的有效连接,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便不会只是流于鉴赏,学生也不会缺失了绘画的“本能”。 (责任编辑 杨晶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