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浅探 |
范文 | 周素娟 许功广 语法教学贯穿于整个初中英语教学的始终。英文字典将grammar(语法)一词解释为“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change their forms and are combined into sentences”,学习英语需要遵循和掌握这种语言的构成规律,这也是学习英语的一条捷径。因此,语法教学对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具有重要作用。怎样提升语法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英语教师都要面对的课题。 一、直面现状谈误区 目前的英语语法教学存在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有的教师认为,语法教学就是知识结构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记住用汉语转换过来的语法规则。语法翻译法曾在英语教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很多一线教师本身也是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在语法教学中也多以填鸭式的灌输为主,即梳理出每个语法项目的重要规则, 罗列出大量的例句让学生进行操练。这样的一节课下来,教师往往讲得口干舌燥,累得腰酸背疼;学生则埋头抄笔记、背定义、背句型……使得课堂十分沉闷、枯燥,学生常常只会做题而不会用英文交际。有人给这种情况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哑巴英语”。 另一个误区是,有一部分教师对语法知识的讲解特别是汉语的讲解避之不及。他们认为,学生只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能够用语言交际即可,在课堂上不必讲解语法知识,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这样,虽然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愉快,但因为脱离了相对固定的句型而致使很多学生不能造出完整的句子。万丈高楼平地起,若没有一个好的语法根基,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那么,随着年级的增长,英语语法教学就会越来越难。 二、深入课标提认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學生实际语法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这说明教师要改变的是教学方法而非教学内容,要转变的是教学观念而非教学形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可取之处,教师要遵循新课程理念,先感知后理性;要引导学生在语法学习中经历“感受—观察—发现—讨论—讲解—运用”的过程,即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发现并归纳出语言的规律并加以应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知、体验语言,较好地理解语法的用法和内涵,达到“Learning by using, learning for using”的目的。 三、 面向课标找方法 1.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 中学生容易对新事物感兴趣,求知欲望也很强,学习效果与兴趣密切相关。课前,教师可播放提前搜集的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小视频、英文歌曲、图片等,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更真实的情境中感知语法,激发并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多兴趣是可以靠后天培养起来的。新课标倡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多层次的教学任,创造多彩的任务执行环境,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来达成语言的学习。 2.巧借母语促进英语学习 母语是每个学生都熟悉的语言,而所有的语言都有其触类旁通之处。因此,教师可巧借母语引导学生的英语学习,特别是语法的学习,让母语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的辅助手段。如汉语的韵母和声母可以辅助英语元音和辅音的学习;英语单词的词性、句子成分等也可以借助汉语来理解和掌握。教师还可以编排一些汉语的顺口溜或小故事来辅助学生记忆语法规则。如针对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的不规则变化,可给学生出示“一个孩子少(little),两个孩子多(many/much),两个孩子虽然好(good/well),一旦生病都不好(ill/bad/badly),妈妈累得快饿死(worse),爸爸却跑得老远(far-father-farthest)”,通过汉语谐音,将各自独立的单词连成一个诙谐的故事。事实证明,虽然故事有时有些牵强附会,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学习效果也很好。 3.以科学的方法保障成效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证。教师应时刻不忘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并将其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参考如下程序进行语法教学。 一是Module 1的情景导入。教师可自编或上网搜索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或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关的短文,并将课堂上要讲的语法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语法,教师再借此设置悬念引出教学内容。 二是Module 2的语法认知。教师要遵循“先语言,后语法”的原则,不要一看到教材中某个新的语法现象,就迫不及待地要给学生讲解。教师可先出示一些具有独立意义的句子让学生自己翻译,让他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言的意义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或猜想。如在进行初中语法的时态教学时,教师不应通过让学生记住大量的时间状语来达到区分各种时态的目的,而是应借助时间轴、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时态的内涵,图文并茂的教学效果远胜于反复枯燥的讲解。经过几轮的练习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其用法和语法结构进行归纳总结。 三是Module 3的语法练习。这一部分先进行单独的简单练习,再进行交流练习。教师可先采用选择、填空、句型转换及翻译等形式来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语法的结构及意义,当学生学会了语法结构后,他们的注意力便会逐渐由注意形式转化为注意内容,并开始用真实的语言进行交流。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计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开展对话活动,由语法的操练过渡到语言的交流。情景的创设对学生操练的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做好导演的角色,多从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中寻找灵感。 四是Module 4的小结提升。学生经过观察和练习后,就能够较清楚地掌握语法的意义及结构了。让学生通过小结理清思路,同时教师再以知识树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将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更清晰的框架。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则可以是编写对话或小短文,将课堂语法练习落到书面上,完成进一步的拓展。 柯南道尔曾借福尔摩斯之口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什么方向走。”课标就是广大教师的方向,只要教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课标,就一定能够提高语法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学好英语。 (责任编辑 郭向和)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