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范文

    邬山

    

    

    【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呼吸内科的100例初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图表法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低剂量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观察组行常规剂量多层螺旋 CT扫描。以肺功能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在诊断 COPD 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二者在图像质量、特异性、灵敏度方面均无明显差别(P>0.05)。但观察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的对照组相比,进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能够在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情况下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283-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其是以不完全可逆性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目前,慢阻肺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有相关研究表明,该疾病发病与肺组织对香煙烟雾或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物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气短或气促,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目前临床上常用影像学检查结合肺功能检查作为诊断COPD以及判断其严重程度、病情进展、疗效与预后的主要客观指标。本次研究中,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应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ulti-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动态扫描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 CT扫描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在诊断 COPD 中的应用价值,详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处于符合研究标准的COPD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在56~74岁,均值(65.50±3.70)岁;病程4~6年,均值(4.90±0.40)年。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在51~69岁,均值(62.20±5.40)岁;病程4~8年,均值(5.40±0.30)年。本次选用的研究对象组间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选择符合我国卫生部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2]的患者;(2)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后肺功能检查显示FEV1/FVC<70%;(3)年龄50~80岁,病程>4年;(4)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及过程并自愿参与研究者。

    排除标准:(1)排除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类似诊断患者;(2)排除不能耐受肺功能检查者;(3)排除有胸部手术史患者;(4)排除合并心、脑、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者;(5)排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的患者。

    1.3方法

    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进行肺功能检查,并以此作为确诊手段,再分别对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进行低剂量、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前指导患者练习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屏气,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肺底,扫描过程中以编号代替患者姓名等信息,以保护患者隐私。

    1.3.1观察组

    进行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管电压 120 kV ,管电流 80 mA,转速为 3r/s,螺距1.4,扫描时间6~12 s,采集层厚为 0.5 mm/1.0 mm,以层厚0.5 mm重建。

    1.3.2对照组

    进行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管电压120 kV ,管电流200 mA,转速为 3r/s,螺距1.4,扫描时间6~12 s,采集层厚为 0.5 mm/1.0 mm,以层厚0.5 mm重建。

    1.4图像评估[3]

    CT扫描结果综合评定为优、良、差三个等级,其中,图像上不出现伪影或斑点,肺部细微结构成像清楚者评定为优;图像上出现轻微伪影或斑点,但不影响图像的判读,肺部细微结构成像较清楚者评定为良;图像上出现较多伪影或斑点,影响图像的判读,肺部细微结构成像不清者评定为差。对于上述评定产生分歧时,可由两位副主任以上级别医师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 P <0.05时认为对实验结果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图像质量对比

    观察组(低剂量)与对照组(常规剂量)的CT图像优良率分别为81.8%和84.0%,经计算,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0.05)。详见表1

    2.2诊断结果

    两组CT扫描结果以及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0.05),详见表2。

    2.3辐射剂量

    通过对比,观察组有效辐射剂量为(1.34±0.21)mSv,对照组有效辐射剂量为(3.28±0.12)mSv,观察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56.71,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以呼吸困难、气短或气促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进行性肺疾病。临床上对于COPD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常选用多层螺旋 CT,可以针对患者支气管壁增厚可以进行有效观察,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4]。本次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多层螺旋 CT对于COPD的诊断结果与辐射剂量,探究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研究选取自本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00名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以肺功能检查作为诊断COPD的金标准,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低剂量)与对照组(常规剂量)CT图像的优良率、灵敏度、特异度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而观察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56.71,P<0.05)。有研究显示,多层螺旋CT(multi-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优势在于在原有的CT成像基础上,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一方面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估,另一方面能够减轻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另外,多层螺旋CT还具有小气道检出率高,扫描速度快,后处理功能强大的优势[5]。本次研究发现,采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相对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对于患者和家属而言更加安全。

    综上所述,与进行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的对照组相比,进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安全性更高,能够在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情况下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参考文献

    [1] 许华权,陈亮,蒲燕燕,庄杰,郑骏,章建军. 多层螺旋CT低剂量动态扫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J]. 现代实用医学,2016,28(03):401-4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 [J].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1-2.

    [3] 黄超,胡海华,包芸. 不同剂量螺旋CT扫描对COPD的诊断价值比较[J].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23-126.

    [4] 金贵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学改变及多层螺旋CT诊断研究进展[J]. 医疗装备,2017,30(10):180-181.

    [5] 李鸣鹤. 低剂量MSCT测量COPD患者肺指标与肺功能检查的相关性[J]. 中国现代医生,2020(06):139-141+14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