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考量与优化:学校德育的逻辑分析
范文

    张成林

    [摘 ? 要]为更加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需对学校德育进行洞察考量。学校德育的本质是社会规范的内化,其动机在于价值体系的建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良性发展,而异化的根源是角色行为的“失范”。当前,学校德育正遭遇规范内化不畅与社会约制紊乱、价值体系冲突与文化权力失衡、学生发展失衡与舆论导向迷惘、角色行为混乱与榜样示范遮蔽等实施窘况。为改变这种情况,学校德育可从权衡社会价值,导向“全人教育”;崇尚多元文化,凸显个性差异;规范舆论导向,树立生态德育理念;推崇榜样文化,重塑角色认同等路径进行优化。

    [关键词]德育;规范内化;全人教育;榜样文化

    一、学校德育的洞察考量

    1.学校德育的本质是社会规范的内化

    作为社会初级群体,家庭实际上是儿童接受启蒙教育的学校。一个社会人所需掌握的大部分社会规范都要通过家庭的传授和影响才能知晓[1]。学校是儿童走出家庭、迈入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是家庭启蒙教育的延续。学校教育即将经过筛选的社会特定文化价值观念作用于学生,对学生产生影响。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主张“学校即社会”,学校是微型的社会、社会的“雏形”,凝缩着社会德育的主导价值。因此,学校德育的本质就是社会规范的内化,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既定的社会规范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施加影响,并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外化为道德行为等。认清学校道德的本质有利于更好地诠释教育的真谛,从而使施教者不再迷恋形而上学的规程、整齐划一的步子。

    2.学校德育的动机在于价值体系的建构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可塑性极大的学生,课堂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以促进学生更好更充分地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施道德教育,学校要凸显教学活动的德育性原则,教师也要善于挖掘富于德育性的教学材料,以及有道德价值的“原料”,并对教材以外的德育“原料”进行甄别和严格筛选。同时,学校道德教育要春风细雨般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价值体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尚不成熟,隨时可能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因此,教师要悉心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完成价值体系的建构过程,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校德育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良性发展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社会、学校、教师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创建道德学习的环境与条件,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实现健康良性发展。从本质上看,这也是德育的核心工作内容[2]。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形成浓郁的道德氛围来感染学生。同时,教师要顾及学生的成长背景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并将其内化为道德情感,最终落实到道德行为上,实现学生身心良性发展。

    德育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三方的积极配合。社会需要为德育工作开的展创建积极融洽的环境,提供富于德育性的有利资源;学校需要为德育工作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物质条件,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家长要转变家庭教育思想观念,协调做好家庭德育的思路和方法,与学校德育工作目标保持一致。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处于发展中的学生,学校德育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身心良性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4.学校德育异化的根源是角色行为的“失范”

    学校德育在社会复杂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发展,努力寻求施展的教育空间。学校德育异化是指把社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强制性地传输给学生,道德教育没有了内驱力,变成了内心情感的空壳,脱离了真实的道德情感而空洞说教。学校德育异化导致教育蕴意的失真,使德育过度抽象化,德育功能异化,偏离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对学生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

    德育异化与学校、教师、学生的互动密不可分,其根源是角色行为的“失范”。由于德育目标和实施手段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导致学校教育系统紊乱,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行为失常,影响了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学校德育的实施窘况

    1.规范内化不畅,社会约制紊乱

    德育是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和实践智慧凸显的“润滑剂”,通过对学生施加社会符号秩序及规范的话语体系影响,达成对学生社会规范的内化。然而,学生时刻受到社会“大熔炉”的熏陶,“形塑”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纵横交错,导致学校德育实质性推进困难重重,社会规范内化不畅。社会规范教育内化的逻辑思路未遵照预定的设计路线,出现“非线性”偏移,规范内化不畅致使学校德育出现新窘况。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一些共同的社会控制体系或手段[3]。社会文明谱系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交织互动的结果,个体社会化过程有赖于社会约制的有效开展。反观现实,规范内化不畅引发的社会约制紊乱,社会约制过于迷恋规程与削足适履,遮蔽了学校德育所蕴含的多元共生诉求,致使学校教育丧失了本真的超前意识、浪漫倾向和唯美情结。最终导致学生的畸形发展,违背了学校德育的初衷,也摒弃了社会约制的应有之义。

    2.价值体系冲突,文化权力失衡

    学校德育载体的教育“原料”鱼龙混杂,教师不善于甄选富有德育生成意义的教育素材,没有为有差异的学生“量体裁衣”。学校德育在致力于价值体系的建构中出现了过程异化,技术理性萦绕并扰乱价值理性,价值体系出现不和谐音符,抑或内部冲突。根植于多元文化间的“区隔”、价值体系的冲突致使教学活动的德育性原则不能有效贯彻执行,弱化了学校德育效力,进而遮蔽了学校教育的文化特质和价值意蕴。从深层意义上审视,学校教育附带虚假性的“道德异化”,教师进行意象性“道德表演”,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被“道德绑架”。学校德育工作的窘况进一步影响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使课堂教学工作沦为一种“失真”的道德事业,有“春风”无“细雨”,教学符号编码错乱,术语体系出现错位,文化权力呈现失衡态势。知识序列重新整合与文化话语的偏移引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心理机制的调整,文化话语霸权出现隐退或分解,学校教育的价值体系与文化权力出现了新困境。

    3.学生发展失衡,舆论导向迷惘

    学校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促使道德品质的意义内生,达成良性持续发展。然而,受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学生发展存在较大变数,预设的德育逻辑框架实施推进遭遇较大难题,学校教育面临新的困惑。一些学校仍将升学率视为教育教学的指挥棒,以此调控着学校政策导向和教育资源配置,牵引着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此影响,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做不到因材施教,造成学生发展的失衡态势。

    浓郁的道德氛围有赖于良好的学校和社会道德环境,也有赖于网络社会的舆论导向。然而,在多元化的信息社会,网络环境鱼龙混杂,网络责任主体缺乏责任担当意识并出现功能性隐退,舆论导向陷于迷惘状态,缺乏德育实施的解释力与践行力。网络舆论导向的失真加剧了学校和社会道德环境的失调,德育的符号编码出现紊乱,学校德育理念摇摆不定,学生德育的内生发展模式遭受拷问。

    4.角色行为混乱,榜样示范遮蔽

    在社会复杂因素交织下,学校德育凸显一定程度的异化状态,德育“原料”教育性削弱,德育完整愿景蒙上阴影。学校德育异化归咎于德育角色行为的“失范”,学校德育主导形态模糊不定,任务分解权责不清,德育内驱力丧失,以致社会道德规则体系缺失应有的话语体系与分析框架。榜样是学校德育实施的重要依托,在学生道德(知、情、意、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渗透作用。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进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是经常采用的一种德育方法[4]。可是,在实际教育中榜样甄选与德育诠释欠妥,榜样文化出现偏移窘况,榜样中的德育元素没有本真释放,榜样示范出现遮蔽状态。榜样示范遮蔽继而引发榜样文化特质隐退,榜样文化符号秩序错乱,人文德育关照弱化,榜样感召力下降,榜样主体思维陷于失衡。

    三、学校德育的优化路径

    1.权衡社会约制,导向“全人教育”

    学校德育应与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相连并贯穿始终,而且要做到把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转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教师要调动一切积极教育因素使学校德育成效最大化,权衡学校德育的社会约制功能,重新认识并挖掘德育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这样,学校德育工作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更好地为社會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学校德育在权衡社会约制的同时,导向“全人教育”势在必行。在明催生的功利主义裹挟下,基础教育异象频现,其根源是对“人”有意无意的忽略。全人教育首先强调“人”的存在,认为人的直觉、情感、灵性等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在教育引导人的过程中有着同等的重要性,要求人的发展是整全的、完善的,是具有主体性的、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的教育主张与时代对于教育变革需求的天然契合[5]。全人教育肯定人的存在和价值,重视各种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凸显出人发展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全人教育顺应学校德育的改革趋势,符合素质教育内生发展的要求。

    2.崇尚多元文化,凸显个性差异

    崇尚多元文化,充分重视多元文化主义的合理诉求是每一种正义的道德教育的责任。多元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交互共生,文化的多样性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背景。学校德育要在尊重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坚守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真正做到德育开展的公共性、合理性和正义性原则。

    学校德育在崇尚多元文化的过程中还要兼顾文化的差异性,凸显个性差异特质。不同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或有差异,价值诉求也因人而异,社会群体交互过程中难免产生冲突和抵牾。文化价值认同涉及德育意义,是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学校德育工作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学习甄别文化的共性特质,吸收德育的有益“养料”。

    总之,学校德育要凸显个性特征与文化差异,突出主体自我,以人为中心进行实施,促进个体道德判断的形成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3.规范舆论导向,树立生态德育理念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示范效应,使舆论导向功能愈发强大。因此,管理部门规范网络社会舆论导向迫在眉睫,需要特殊德育的符号编码引领舆论方向,引导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价值取向。

    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德育实施遭遇诸多困境,德育实践根植于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论”价值观念的深远影响,与理性的德育理论渐行渐远。“非人类中心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道德关系,因此,将“非人类中心论”作为生态德育的信念系统,可以为生态德育提供理念的支持与价值的引导,从而找回失落的德性[6]。教育者要转变思想观念,梳理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树立生态德育理念。生态德育要融入教育的核心理念,内化为育人价值观念,指引学校德育工作,引领学生身心发展。

    4.推崇榜样文化,重塑角色认同

    榜样是重要的社会文化资源,是历经考验积淀下来的文化符号编码。榜样文化是基于对榜样的内在价值、外在作用的系统总结和提炼而形成的能够发挥激励作用的思想文化。在社会转型、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的今天,榜样文化既有良性发展,也出现了榜样选择与宣传不当、主流榜样日益衰落等“疏离”困境。学校德育的有效推行需要推崇榜样文化,用榜样的核心价值文化来引领多元的价值观。榜样文化要凸显榜样的主体地位,赋予榜样德育文化蕴意,榜样塑造要顾及审美观照和价值取向,以提升学校德育过程中的榜样文化感召力。

    学校要遵循特定的文化符号秩序,摆脱德育“原料”的遮蔽性,凸显师生的主体地位,重塑角色认同。要引导师生深入理解不同角色的行为模式,恪守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人际互动过程中提升角色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找回属于自我角色的精神符号,共建学校德育文化。

    参考文献

    [1]郭晓霞.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会学思考[J].教育探索,2012(2):22-23.

    [2]张朝辉.以全新的德育理念指导创新性的德育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8(7):222-224.

    [3]李路路.社会变迁:风险与社会控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10-16.

    [4]袁玖林.榜样示范法德育效果实证研究——以“感动中国”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53-54.

    [5]刘云,谢少华.基础教育事业的全人观照[J].中小学德育,2008(1):33-34.

    [6]肖楠楠.找回失落的德性:生态德育的价值观转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8(5):63-66.

    (责任编辑 ?姚力宁)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40:54